-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經學纂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206677
- 條形碼:9787522206677 ; 978-7-5222-0667-7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學纂要 本書特色
北大中文系教授蔣紹愚作序,康震、戴建業聯袂推薦。兩代學者接力,熔古鑄今詮釋國學知識,滋養人文美學氣韻 《經學纂要》是一部介紹經學的學術普及讀物。編著者蔣伯潛先生長期在中學和大學任教,編纂了很多教材,他非常善于把艱深復雜的學問用明白曉暢的語言來表述,讓讀者更容易接受。 經學是從西漢到清的儒家經書、官方學術,即中國古代的國家意識形態。如果我們不能理解古代的中國,就不可能理解現代的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的中國。 經書與經學就是古代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國地位*高、權威*大的古書。我們要了解古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就不得不了解經學的概貌。 經學中包含:古代底哲理、文學、史料,以及制度、風俗……我們可以由此找到優秀傳統文化的源泉,借以了解古代文化中的核心部分。 其次,世界上有長遠的歷史的民族,各有代表民族精神淵藪的經典,發展而成一特殊系統的文化。此種精神文化,對于外來的異族的精神文化,并沒有絕對的相拒性的,兩種精神文化接觸融乳以后,往往會孕育出一種新的精神文化來。假如外來文化輸入之時,把本民族的文化完全拋棄了,去盡量地吸收外來文化,而又不能盡量消化,只是活剝生吞,結果便只能得其皮毛,得其糟粕。 因此,我們現在了解經學——我國固有的精神文化的目標是,將經學與世界上其他優秀精神文明相結合,胚孕出一種適合時代需要的新文化。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不少從事文史研究的現代學者都撰寫過經學的普及著作,蔣伯潛的《經學纂要》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種。其內容頗為詳細,體例也比較合理,對于了解經書與經學,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國學匯纂叢書》囊括了從文章學、文字學到史學、經學的傳統學術,是一套經受了時間檢驗的“國學通識”名著。撰寫者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學術泰斗,寫導讀者是今天的優秀學人。系統閱讀這套叢書,既能陶冶健全的人格,也能培養開闊的胸襟;既能使我們身心獲益,又能讓我們文筆增華。——華中師范大學教授 戴建業 先祖父蔣伯潛(1892-1956)、先父蔣祖怡(1913一1992) 兩代學者接力編著的“國學通識”**輯共十種:《文章學纂要》《文體論纂要》《文字學纂要》《校讎目錄學纂要》《詩歌文學纂要》《小說纂要》屬于語言文學范疇,《史學纂要》屬于史學范疇,《經學纂要》《諸子學纂要》《理學纂要》屬于哲學范疇,涉及中國傳統的文、史、哲的基本方面,是國學的基本知識。——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蔣紹愚 這套叢書,致力于向公眾普及國學*基本的思想觀念、知識架構、人文精神和美學氣韻,大多由功底深博的名家撰寫。一些撰寫較早的著作,我們約請當代青年領軍學者做了整理、導讀或注釋、解析,以便讀者閱讀。我們的宗旨是弘揚并激活國學,讓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智能時代中國人的心靈,同時也期望讀者帶著嶄新的生命體驗和問題意識熔古鑄今,傳承且發展國學。——“國學通識”叢書主編、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 陳斐
經學纂要 內容簡介
蔣伯潛《經學纂要》一書是一部介紹經學的學術普及讀物,初版于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該書在結構設置上既重視每一部儒家經書的介紹,又注重經學史的梳理,可謂有縱有橫,縱橫交錯。全書都滲透著濃濃的歷史意識,即使是介紹每一部經書,作者仍極重視經書撰述人的身份、經書傳授的源流、歷代解經的差異及與經書有關的史事,并不是就經說經,而是從更寬廣的歷史背景出發來討論經書和經學。該書談論經學,行文簡明洗練,平易暢達,使讀者很容易深入經學之堂奧。
經學纂要 目錄
經學纂要 作者簡介
蔣伯潛(1892—1956),著名學者、語文教育家。1919年自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文系畢業后,在浙江多所中學任教。后任上海市立師范專科學校中文系主任、杭州師范學校校長、浙江圖書館研究部主任等。著有《十三經概論》《諸子通考》《中學國文教學法》等。 方笑一,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古籍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唐宋文學、宋代學術。著有《經學、科舉與宋代古文》《北宋新學與文學》《詩家十講》《詩意人間》等,古籍整理有《易經淵旨》《近思錄傳》等,主編有《中華經典詩詞2000首》。在《文學遺產》《文獻》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余篇.
- >
巴金-再思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