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犯罪事實調查制度研究——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視域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7242296
- 條形碼:9787307242296 ; 978-7-307-2422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犯罪事實調查制度研究——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視域 內容簡介
國家構架起立的調查犯罪事實制度存在兩個方面的解釋可能:其一是調查犯罪事實的文本制度是不是合法的,其二是調查犯罪事實的制度運行能不能確定地保護每一個公民的憲法權利。前一個問題是程序正義問題,后一個問題是制度合法性問題。以犯罪事實調查制度為研究對象,借鑒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理論思維和研究方法,利用個人主義方法論,關注制度環境下的制度相關人個體及由個體形成的集體行動,意在探尋為充滿復雜性、不確定性的犯罪事實調查的制度實踐績效、制度變遷及其制度行為者的行為能力,提供新的解釋方法。
犯罪事實調查制度研究——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視域 目錄
緒論
一、本書的研究目的
二、本書的研究方法
三、本書的研究內容
四、本書的學術創新與學術思想
**章 新制度主義政治學方法論與本書研究的邏輯關聯
**節 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學說流派
一、新制度主義政治學學說類型
二、新制度主義理性選擇理論
三、歷史制度主義
四、社會學制度主義
五、新制度主義政治學學說流派的新發展
第二節 新制度主義政治學中國家權力與社會權力
一、政治學中的國家概念
二、新制度主義政治學對國家權力的重新認識
三、社會權力的制度意義
第三節 新制度主義政治學方法論對本課題研究的意義
一、犯罪事實調查制度的權力正當性
二、犯罪事實調查制度的新制度主義政治學分析方法
第二章 犯罪事實調查制度合法性溯源——一個政治學的闡釋
**節 國家治理的刑事法治路徑
一、國家治理的現代化途徑
二、國家刑事法治化治理
三、刑事訴訟程序的國家治理
第二節 國家正義——犯罪事實調查制度合法性之一
一、國家正義的政治特征
二、國家正義的表現形式
三、國家正義的實現途徑
第三節 社會正義——犯罪事實調查制度合法性之二
一、社會正義含義的歷史變遷
二、社會正義的群體權利特征
三、社會正義的個體權利特征
第三章 犯罪事實調查制度的國家行為——歷史制度主義的分析
**節 犯罪事實調查制度的行為主體
一、國家調查犯罪事實單一行為主體
二、國家調查犯罪事實多重行為主體
三、國家與社會組織調查犯罪事實復合行為主體
第二節 證明犯罪事實的證據形態演進
一、神示證據形態
二、法定證據形態
三、自由心證證據形態
第三節 刑事證據制度的國家權力倫理
一、刑事證據制度的國家權力倫理性
二、刑事證據制度的國家權力的合倫理性需求
三、犯罪事實調查制度變遷的權利源泉
第四節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有效性的制度邏輯
一、我國立法排除非法證據的規定
二、動態偵查行為的程序自由空間
三、地方權力中心化的“警檢一體”
四、警察科層制風險規避和職業升遷的制度邏輯
第四章 犯罪事實調查的民間主體——社會學制度主義考察
**節 犯罪事實調查的民間主體含義
第二節 犯罪事實調查的民間主體類型
一、社區民眾
二、辯護律師
三、辯護律師調查犯罪事實的程序限制
第三節 辯護律師調查取證制度有效性
一、非正式制度對正式制度績效的影響
二、裁判者對辯護律師調查取證制度的認同程度
三、辯護律師調查取證制度有效性程度分析
第四節 辯護律師有效辯護評價
一、律師辯護效果的評價對象
二、律師辯護職責的評價主體
三、律師有效辯護的實現
第五章 公職人員犯罪事實調查制度——理性選擇制度主義的解說
**節 黨紀與法律之關系及其協調
一、黨紀的法規范屬性
二、黨紀與法律的關系
三、黨紀與法律的關系協調機制
第二節 公職人員犯罪調查主體制度的演變
一、公職人員犯罪調查主體——檢察機關
二、公職人員犯罪調查主體——監察機關
三、公職人員職務犯罪偵查(調查)主體制度變遷邏輯
第三節 監察證據的屬l生及其刑事司法判斷
一、監察證據的屬性
二、監察證據轉為刑事證據的程序機制
三、監察證據的刑事法庭審查
第六章 法庭調查犯罪事實——話語制度主義分析
**節 法庭調查犯罪事實——權力、技術與權利
一、法庭調查證據的技術
二、法庭證據調查程序中的權利與權力的博彝
三、法庭調查犯罪事實的智慧
第二節 法院審委會裁判刑事案件權力運行機制
一、樣本法院審委會裁判刑事案件實證數據解釋
二、審判委員會裁判權與刑事審判庭裁判權的關系
三、基層法院審判委員會刑事裁判權的變革途徑
第三節 刑事證明標準:法庭的裁判語言
一、“犯罪事實清楚”的語義解釋
二、我國學界關于刑事證明標準的解釋
三、刑事證明標準的構成要素
四、我國刑事證明標準的實踐指向
結語:刑事訴訟法典化下犯罪事實調查制度變遷趨向
一、刑事訴訟法典化理論探討
二、刑事訴訟法典化價值取向
三、刑事訴訟法典化價值體現
參考文獻
致謝
展開全部
犯罪事實調查制度研究——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視域 作者簡介
朱德宏,男,漢族,1966年10月出生,安徽省懷遠縣人,現為安徽安徽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曾經就讀于安徽師范大學(本科)、西北政法學院(現西北政法大學,碩士)、西南政法大學(博士)。曾于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從事司法政治理論與刑事司法公共政策交叉學科研究。研究方向為刑事訴訟法學、刑事證據法學、刑事司法政策。出版專著二部,主持國家社科項目一項,省部級項目二項,獲得省部級獎勵一項;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