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不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45622
- 條形碼:9787513945622 ; 978-7-5139-456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如何做不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人 本書特色
未來等待我們的很可能是可以叫作“人工智能蕭條”的全球性大蕭條, 在所有被人工智能奪走工作的人中,很可能只有不到 20%的人能勝任那些必須由人來做的腦力勞動。
我們需要重構學習內容和路徑:
①提升閱讀理解能力;②訓練不囿于框架的靈活性;③主動思考,培養不容易量化的軟實力。
ChatGPT 來襲,當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的實力高于80%的人,你和你的孩子如何適者生存?
請仔細閱讀本書,重構我們的學習內容和路徑!
震撼全日本的現象級圖書,銷量超300 000冊!
深入剖析AI的本質,揭示人工智能的強與弱!
重新定義核心競爭力,教你做人工智能時代的稀缺人才!
如何做不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人 內容簡介
本書作以扎實的理論和實驗數據細數人工智能的發展現狀,展望人工智能時代的未來圖景,提供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學習方法。
如何做不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人 目錄
第1章一流名校金榜題名 1
人工智能與奇點 3
人工智能尚未問世 3
奇點是什么 6
偏差值 57.1 8
并不是要考東京大學——“東大機器人”的目標 8
當東大機器人考上一流名校 10
人工智能進化史 13
一次傳奇聚會 13
專家系統 14
機器學習 16
深度學習 19
強化學習 21
驚人的 YOLO—*前沿圖像識別技術 23
東大機器人亮相 TED 23
實時物體識別系統 25
物體識別系統的工作原理 26
人工智能長眼睛了嗎 29
沃森大顯身手 30
打敗答題王 30
被引進呼叫中心 32
東大機器人的戰略 34
匯集100 名研究者之力 34
攻克世界史 36
用邏輯攻克數學 38
被人工智能奪走的工作 42
消失的放射影像科醫生 42
新技術是如何奪走人們工作的 45
再也不能“加倍奉還”46
有一半人會失去工作 50
第2章挑戰東大抱憾而歸 57
閱讀理解能力與常識的壁壘——填鴨式教育的盲點 59
東大落榜 59
東大機器人不需要超級計算機 60
大數據幻想 63
日本與美國的差距 65
攻克英語的坎坷歷程 69
目標是拿到200分中的120分 71
常識的壁壘 73
記住 150億句話 74
聽不懂話的人工智能 81
計算機就是計算的機器 81
數學的歷史 82
邏輯與概率和統計 87
Siri 有多聰明 91
附近有難吃的意式餐廳嗎 91
邏輯無法實現自然語言處理 94
統計和概率不容小覷 96
奇怪的鋼琴曲 98
隨機過程 98
自動作曲 100
暫且忽略不計 102
無法觀測的“含義”103
果然,我成不了福島 105
機器翻譯 107
雅虎翻譯→ × 107
我上周去了山口和廣島 110
東京奧運會能實現多語種語音翻譯嗎圖像識別的陷阱 116
奇點不會到來 118
人工智能不是浪漫情懷 118
對科學的局限保持虛心 120
無法轉換成邏輯、概率和統計意味著什么 123
第3章你能讀懂課本嗎 127
你能勝任“人工智能做不了的工作”嗎129
今后要靠溝通能力 129
不只日本人如此 133
是沒學好數學還是沒讀懂問題——大學生數學能力基本測評 134
雞同鴨講的對話 134
全國2.5萬人的基礎閱讀理解能力大調查 142
腳踏實地地調查 142
根據東大機器人的學習過程開發閱讀技能測試 143
例題介紹 146
有三分之一的人讀不懂簡單的句子 150
亞歷桑德拉的昵稱 150
不會判定同義句 159
與人工智能犯同樣錯誤的人 160
隨機率 166
偏差值與閱讀理解能力 171
基礎閱讀理解能力將左右人生 171
什么決定了閱讀理解能力 174
讓學生讀懂課本 178
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能力 180
理解含義才會有用武之地 182
主動學習的“空中樓閣”184
趁熱打“惡”185
一線老師們的擔憂 188
處方并不簡單 191
人工智能無法對語文主觀題自動閱卷 194
多少歲都能培養閱讀理解能力 196
第4章*壞的情景 199
被人工智能分化的白領階層 201
為什么要學三角函數 201
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人才 203
因人工智能而分化的白領階層 204
消失的企業 207
展廳現象 207
被人工智能淘汰的企業 211
對人工智能的全球恐慌 214
沒人能做人工智能做不了的工作 214
我的未來預測圖 215
一線光明 216
后記 223
展開全部
如何做不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人 作者簡介
新井紀子,日本國立信息學研究所教授,理學博士, 專攻數理邏輯學。2011年起主持名為“機器人考上東京大學”人工智能項目(曾在2017年TED 上分享該項目進展和成果)。研發閱讀技能測試項目,目標是給所有初一學生提供免費測試,并將本書版稅全部捐給該項測試。
本書出版后,斬獲諸多大獎,眾多學者大家、意見領袖將其列為年度※佳圖書,在全日本引發關于人工智能時代重構我們教育和職業觀念的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