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新時代中國貨幣政策轉型研究:基于TVP-SV-MF-BFAVAR的理論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56576
- 條形碼:9787521856576 ; 978-7-5218-5657-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時代中國貨幣政策轉型研究:基于TVP-SV-MF-BFAVAR的理論與實踐 內容簡介
貨幣政策作為世界各國的主要宏觀經濟調控手段,長期以來發揮著重要的調控作用。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歷經諸多變革,近些年國內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增長階段轉變,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勢必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在金融危機之前,我國便形成了以數量型為主,價格型為輔的貨幣政策調控框架,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金融市場日益復雜,價格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逐漸提高,我國貨幣政策由“數量型”向“價格型”轉變的壓力與日俱增。但學術界針對新形勢下兩種貨幣政策的有效性變化存在爭論,受限于研究數據與方法,國內相關研究文獻較為匱乏。本書正是基于此背景展開探討,以期在理論上填補現有文獻不足,構建新的研究框架,為后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在實踐中探究出適合當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貨幣政策框架,為經濟高質量增長階段,特別是疫情之后我國貨幣政策的調控模式提供科學支撐。
新時代中國貨幣政策轉型研究:基于TVP-SV-MF-BFAVAR的理論與實踐 目錄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研究目標與內容
1.3 研究技術路線
1.4 研究創新點
第2章 文獻計量與研究綜述
2.1 貨幣政策有效性文獻計量分析
2.2 數量型與格型貨幣政策有效性研究綜述
2.3 相關研究方法的文獻綜述
2.4 貨幣政策有效性時變征研究綜述
2.5 貨幣政策有效性影響因素相關研究綜述
2.6 文獻評述
第3章 貨幣政策有效性理論分析與演變歷程
3.1 概念界定
3.2 貨幣政策有效性理論分析
3.3 國際貨幣政策演變歷程
3.4 我國貨幣政策的演進
3.5 研究假設設定
3.6 本章小結
第4章 基于混頻數據的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評
4.1 引言
4.2 模型構建
4.3 數據處理與指數構建
4.4 結果與討論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時變征研究
5.1 引言
5.2 模型構建
5.3 假設與數據設定
5.4 結果討論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貨幣政策對實際經濟活動影響的有效性及時變征研究
6.1 引言
6.2 模型構建
6.3 數據說明
6.4 結果分析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結論與建議
7.1 研究結論
7.2 政策建議
7.3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第4章與第6章指數構建權重與檢驗結果
附錄二:實證模型中的各項檢驗與結果輸出
附錄三:第5章TVP-SV-BFAVAR的R語言程序代碼
附錄四:第6章TVP-SV-BFAVAR的模型估計與脈沖響應代碼
附錄五:第4章與第5章指數數據與主要指標數據展示
附錄六:第6章指數數據與主要指標數據展示
后記
新時代中國貨幣政策轉型研究:基于TVP-SV-MF-BFAVAR的理論與實踐 作者簡介
王德卿,中國科學院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經濟教研室講師,主要從事公共經濟、宏觀經濟和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現承擔中央黨校政府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相關課程教學任務。先后在《管理評論》《世界農業》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2篇,參與獲批示政策咨詢報告1篇,主持或參與在研省部級課題2項。多次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高端智庫項目、財政部等政府咨詢課題研究,參與政府咨詢報告撰寫,具有一定研究經驗。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