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男性困境 他們內心的創傷、恐懼與憤怒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250108
- 條形碼:9787308250108 ; 978-7-308-25010-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男性困境 他們內心的創傷、恐懼與憤怒 本書特色
不同男性的故事似乎相互交織,并呈現出相似的主題。這是因為,正如女性心理學那樣,男性的性格同樣受到集體經歷的影響。這些部分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傳承,部分源自民族歷史、神話傳說的集體經歷在與個人經歷交織融合后,*終形成了個人獨特的性格。然而集體經歷不僅意味著相似性,更意味著給男性(與女性)帶來難以承受的壓力與束縛。作為一個男人意味著什么——男性的角色與期望、競爭與敵意、對男人優良品質和能力的羞辱與貶低——所有這些對男性的定義*終導致了沉重的負擔。這種負擔一直存在,但如今勇敢的男性開始質疑:難道他們非得生活在這種負擔之下嗎? 如果男性仍然將自己困在黑暗之中,那么他們將繼續傷害自己和他人。在詹姆斯·霍利斯教授的咨詢生涯中,他常常思考,為什么女性憎恨壓迫她們的男性,而男性又為何會憎恨和害怕彼此。他在本書中書寫下了自己的回答——情結與恐懼。 情結是一種充滿情感的經歷,在生活的所有經歷中,我們通常擁有的*重要的情結就是母親情結。一個男人與自我、與他人以及與流經他身體的生命力的關系,都深受他與母親*初的體驗的引導。如果母親無法滿足他的需要,并將其個人情結強加于他,他就會遭受被遺棄以及被壓抑的傷害。 恐懼則是指男性的生活在本質上受到恐懼的控制。承認恐懼似乎就意味著不夠有男子氣概,且冒著被他人羞辱的風險。而父權制的出現是對這種恐懼的補償,它以權力代替愛,以物質來衡量價值,它崇拜的不是神明,而是自己的勃起。 霍利斯教授認為,正是因為男人們忽略了來自性別角色的負擔、自己內心的創傷,他們才會反復傷害自己以及他人。他在本書中汲取了許多前人的研究成果,將帶領我們走進懸掛在男性頭頂的陰影,去了解性別角色施加在男性身上的枷鎖、女性力量對男性心理的影響、父親引導的缺失是如何致使父權制的產生,以及他們憤怒、暴力行為背后所遭受的靈魂侵犯……希望男性能夠借由本書逐漸認識到自己內心的悲傷和憤怒,促進他們與他人間的交流;也希望能夠為女性提供一個了解他們的橋梁。
男性困境 他們內心的創傷、恐懼與憤怒 內容簡介
男性在面對內心的創傷和憤怒時,常常會感到困惑和無助。這種困境主要源于社會期望和文化束縛,許多男性在壓力和困境面前選擇沉默和壓抑自己的情感,這不僅不利于心理健康,還可能導致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本書是《中年之路》作者關于性別創傷的探討,寫給每一位男性,以及與他們有關的女性。
男性困境 他們內心的創傷、恐懼與憤怒 目錄
男性困境 他們內心的創傷、恐懼與憤怒 作者簡介
詹姆斯·霍利斯(James Hollis) 榮格派著名心理學家、心理分析師、暢銷書作家 曾于瑞士蘇黎世榮格研究所接受長達5年的專業培訓,深耕中年人群心理咨詢,擁有豐富的個案積累。曾長期擔任得克薩斯州休斯敦榮格教育中心執行理事,其后又擔任華盛頓榮格協會執行董事直至2019年。 如今,他是華盛頓榮格協會理事會成員,跨區域榮格分析師協會的退休高級培訓分析師,費城榮格研究所第一任培訓主任,菲利蒙基金會名譽副主席。此外,他還是美國著名研究生院賽布魯克大學負責榮格研究領域的教授。 著有《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在后半生尋找意義:如何真正地成長》《過被審視的生活:人生后半程的智慧》等作品。其中《中年之路》中文版在出版首年內多次加印,并連續三個月穩居豆瓣一周熱門科學新知榜。
- >
推拿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