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追尋教育理性的光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193375
- 條形碼:9787568193375 ; 978-7-5681-933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追尋教育理性的光芒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反映海民教授對教育理性的追尋集中體現在四大方面:教育基本理論、基礎教育、教師教育和教育學科發展。這些研究成果既反映了他穩定的研究方向和孜孜以求的研究志趣,更與他供職的師范院校和師范院校的服務對象有著直接的關系。 在本書呈現的研究成果中,有關基礎教育的研究一直與時俱進,準抓節點,站位前沿,形成了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2019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建立高質量教育體系”,這是黨中央為新時代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確定的新方向。海民教授以敏銳的學術意識洞察了中國教育的發展態勢,率先在《中國教育報》《教育研究》上發表有關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論文,成為中國教育高質量發展研究的先聲。
追尋教育理性的光芒 目錄
一、問道析理·教育基本理論
素質教育本論
跨世紀文化轉型與新世紀教育重塑
略論教育優先發展
個體認識發展過程、特點與教育過程——關于教育過程哲學基礎的思考
簡論“個人發展”的科學內涵及其基本特征
教育是社會的上層建筑
重大成:教育基本理論的創新發展
教育基本理論研究的第三條道路——建構中層理論
再論教育理論的原創
求證現代教育方程的約定解——試論復雜理論的教育學應用
教育理論原創:缺失歸因與解決策略
二、觀往知來·基礎教育發展探索
高質量:中國基礎教育發展路向的時代轉換
中國義務教育實施30年:成、價值與展望
合理發展:提升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的新思路
基礎教育改革30年:理論創新與實踐突破
農村基礎教育發展的拐點:由普及外延轉向提升內涵
本體論域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尊重的教育:21世紀基礎教育的基本理念
平衡與制約:保證教育公平的一種選擇和借鑒
三、心向良師·教師教育改革設計
新時代教師研究熱點:“德”“譽”相濟,“酬”“勞”并重
質量工程框架下的 教師培養與課程設計
未來教育家培養工程中的制度設計與課程安排
“生活方式”成為教師職業觀:教師職業幸福感的真正來源
專業化教師教育課程的理論樣態與基本結構
試論教師專業化及其專業化培養
教師職業專業化與高師教育學科課程結構改革
新世紀中國師范教育改革與發展構想
探尋培養創新人才的可行路徑
論大學精神的價值
近五年美國高校教師若干問題的研究
四、上下求索·中國教育學思考
教育學原理:歷史飛躍及其時代價值——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困境與突破:論中國教育學的范式
世紀中國教育學發展之鏡鑒
推升中國教育學術發展質量的強勁引擎
逢賢先生的教育思想與治學品格
“生命·實踐”教育學里程碑式的躍升
展開全部
追尋教育理性的光芒 作者簡介
柳海民,東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教學名師,首批“跨世紀 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家、東北師范大學分中心主任。主要從事教育基本理論、教師教育、教育改革與教育政策研究。出版著作和教材30部,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主持 社科基金教育學重大招標課題等20余項,獲 教學成果獎、教全國普通高等學校 教材獎、全國教育科學研究 成果獎等獎勵50余項。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