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社科】北京文化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0150407
- 條形碼:9787200150407 ; 978-7-200-15040-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科】北京文化史 本書特色
本書既有歷史朝代變遷的大格局,又有對人物、器物的關注和舉一反三;既有博采文獻結合實踐的學術價值,又有通俗易懂的文化普及作用。
【社科】北京文化史 內容簡介
本書梳理了北京歷史的文脈,而且以更加宏觀的視野,提出中華文明是由中原農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東北森林文化、西部高原文化、沿海暨島嶼海洋文化所組成。本書縱向以北京自有文字記載三千多年以來的三個千年、三大變局做經線,橫向以中原農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東北森林文化、西部高原文化、沿海暨島嶼海洋文化做緯線,經緯交織、彼此綜析,闡述北京作為中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而產生、演進和發展的歷史。本書是閻崇年先生在《北京史話》《古都北京》《北京文化史》等著作的基礎上,結合考古發現,以及踏查筆記等,撰寫的一本全面介紹北京文化的著作,內容充實,可讀性強,具有較高的文化普及價值。
【社科】北京文化史【社科】北京文化史 前言
自 序
我祖籍山東蓬萊,朋友戲言我是從蓬萊仙境走出來的。先祖地少土薄,不能糊口,來京打工。那時人力比畜力便宜,面粉作坊主用人力推磨,我的先祖在北京打工,就是干這種活兒。聽祖母說,我祖父只有兩身衣服,一身棉衣,一身單衣。冬天過后,把棉衣里的棉花掏出來,就成為夾衣,春秋時穿。入冬以后,再把掏出的棉花絮進夾衣,就成為棉衣,冬天時穿。至于夏天,只有一條單褲,穿臟了,晚上睡覺前洗一洗,天亮前干了穿上。一年或兩年回鄉探一次親,往返三千里路,背著干糧,曉行夜宿,全是步行。我的曾祖父、祖父、父親和我們兄弟,加上我的子女,已經五代人生活在北京。曾祖父和祖父,按照舊時習俗,青年來京,打工謀生,晚年回鄉,百年之前,落葉歸根。但從我父母雙親開始,不再回鄉,葉落北京。我們就成為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對于北京人的生活、習俗、禮儀、文化,或聽長輩言傳,或經自身親歷,或讀文獻筆記,或從報刊所知,就我來說——對舊北京人的悲苦,是非常熟悉的;對新北京人的幸福,是滿懷歡喜的。
【社科】北京文化史 目錄
自 序 / 1
章 引言 / 6
第二章 個千年變局 / 29
第三章 第二個千年變局 / 45
第四章 第三個千年變局·遼南京 / 73
第五章 第三個千年變局·金中都 / 89
第六章 第三個千年變局·元大都 / 107
第七章 第三個千年變局·明北京 / 141
第八章 第三個千年變局·清京師 / 190
第九章 民國的北京·北平 / 256
第十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 261
【附錄一】故宮芳華六百年 / 264
【附錄二】北京文化史大事年表 / 286
【附錄三】北京文化史應知書目 / 290
【附錄四】北京市世界文化遺產、國保文物單位名錄 / 298
【社科】北京文化史 作者簡介
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歷史學家。出版《閻崇年集》(25卷),專著《努爾哈赤傳》、《清朝開國史》、《康熙帝大傳》、《古都北京》(中、英、法、德文版)等,論文集《燕步集》《燕史集》《袁崇煥研究論集》《滿學論集》《清史論集》《閻崇年自選集》,在中央電視臺主講并出版《正說清朝十二帝》《明亡清興六十年》《康熙大帝》《大故宮》《御窯千年》,在國內外產生廣泛而強烈的社會影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