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文化遺產保護資源普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857755
- 條形碼:9787561857755 ; 978-7-5618-5775-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遺產保護資源普查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作者自03年至13年文、講話稿等共計37篇含《在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備案工作培訓班結業式上的講話》《在第六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專家評審會上的講話》《在“文物調查及數據庫管理系統建設”項目試點工結會上的講話》等,全書按照時間順行編排,配以作者工作期間攝的圖片,展示了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
文化遺產保護資源普查 目錄
講話
在第六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專家評審會上的講話
在文物調查及數據庫管理系統建設項目試點工結會上的
講話
在全國文物建檔備案工結表彰大會上的報告
關于開展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的提案
關于在個文化遺產日公布第六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的
提案
在第六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公布座談會上的講話
在市第六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授牌儀式上的講話
在、《合作開展長城地理信息資源調查
協議》簽字儀式上的講話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會議上的報告
在長城資源調查工作會議上的報告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培訓班開幕式上的講話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培訓班上的動員報告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小組會議上的匯報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小組辦公室次會議上的
講話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辦公室組建會議上的講話
在四川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培訓班上的講話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電視電話會議上的工作報告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小組第二次(擴大)會議上
的匯報
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辦公室主任工作會議上的報告
試論新時期文化遺產事業的發展趨勢
在明長城長度數據發布儀式上的講話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攝影圖片展”開幕式上的致辭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小組辦公室第三次會議上的
講話
在、戰略合作簽字儀式上的致辭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小組第三次(擴大)會議上
的匯報
在第七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評選會上的報告
在第七批全國文物保護單值專家評選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
的報告
在第七批全國文物保護項目征求意見會議上的
講話
關于加快啟動全國國有可移動文物普查的提案
在“文物調查及數據庫管理系統建設項目結會議上的
報告
在第七批全國文物保護名單協調會上的講話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大新發現”發布會暨第三次全國文
物普查大新發現圖片展上的致辭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匯報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發布會上的講話
關于加強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威果保護的提案
摸清文物家底也是搶救文物行動
文化遺產保護資源普查 節選
在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備案工作培訓班結業式上的講話
(03年12月6日)
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備案工作第二期培訓班過10天緊張的培訓、學天順利結束。
這個培訓班的主要內容是研討、學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相關標準和檔案編制的實際操作。培訓班一共舉辦了兩期,在兩期的學期間,教員耐心細致地講授和輔導,學員們認真學際操作,而且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單位,以作業的形式,實際編制了一套《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教學本)》。應該說,通過培訓,學員們不僅掌握了相關的理論知識,而且學會了記錄檔案的編制,達到了我們舉辦培訓班的預期目的。
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備案工作是文物事業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也是和全國文物博物館系統的一項工作。,結合培訓班的學再講幾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備案工作的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十五條規定: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報文物行政部門備案。從這個意思上說,做好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備案工作,是各級文物行政部門括我們每個文物工作者的法定職責,是我們貫徹“保護為主、搶救、合理利用、加強管理”文物工作方針,履行法律賦予職責的重要內容和依據。
從技術層面上看,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備案工作還是摸清我國不可移動文物家底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在一些況下(如自然災害、盜竊、戰爭等),文物遭到破壞行維修、追索的重要依據。這方面的例子很多,我們僅以歷廟保護工程為例。前幾年,歷廟要維修,因缺乏資料,不得不以5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向社會公開征集。中國文物得知此事后,將所藏(世紀30年代調查所得)一套完整的歷廟的照片、圖紙、拓片及文字資料,提供給工程使用,對歷廟保護工程的順行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由此可見,的檔案是多么的重要。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備案工作絕不是一項可有可無的工作,也不是可早做、可晚做的“軟任務”,而是一項法定的、必須按時完成的“硬任務”,是我國文物事業步人更加科學、更加規范的軌道的一個重要步驟。我們計劃用三年時間(03-05年)將1271處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全部匯集、整理,歸檔保管,建立“國家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庫”和“國家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數據庫”。這項工作完成后,將實現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的數字化管理,同時為其他文物保護工作提供基礎支持。各級政府和文物系統干部、職工一定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根據的安排部署,認真、按時、高質量地完成這項法定任務。為相關工作,我們將在近期把此項工作展況向全國做一通報,表揚,督促。
文化遺產保護資源普查 作者簡介
單霽翔,1954年7月出生,1980—1984、年赴留學。回國后歷任市文物局局長,房山區區,市規劃委員會主任,局長,現任故宮博物院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為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_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師從兩院院士吳良鏞教授,獲工學博士學位。被聘為大學等高等院校教授。博士生導師。 年3月,獲美國靚劃協會“規劃事業杰出人物獎”。14年9月,獲國際文物修護學會“福布斯獎”。 出版《城市化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從“文物保護”走向“文化遺產保護”》《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文化建設》《從“館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等多部專*,并發表了數十篇學術論文。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