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他們眼望上蒼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48209
- 條形碼:9787576048209 ; 978-7-5760-4820-9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他們眼望上蒼 本書特色
◆美國黑人文學和女性文學鉍讀書,黑人女性意識覺醒之作。《諾頓美國黑人文選》將這部作品列為“哈萊姆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作品之一”。
◆三段婚姻,三條歧路,希望和絕望共存,敢問路在何方?小說描寫了反抗傳統習俗的束縛、爭取自己做人權利的珍妮的一生。女人無法通過丈夫來實現自己生命的價值。只要仍生活在一個男性主宰的社會中,珍妮便不能通過婚姻使自我得到充分的發展。
◆一個黑人女性跨越半生的命運抗爭史,擺脫依附,走向獨立。作者希望黑人女子能從珍妮一生的奮斗與追求中看到女性自我價值實現之重要,從而萌生出希望改變現狀的要求。正是在表現女性對精神生活的獨立追求上,《他們眼望上蒼》開了黑人女性文學的先河。
◆大量使用美國黑人獨特的民間口語表達方式和形象化的語言,富有詩意。普利策獎得主愛麗絲·沃克在評論這部作品時說:“赫斯頓是一個偉大的作家。一個有勇氣、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幽默感的作家,所寫的每一行里都有詩。”
◆著名翻譯家王家湘經典譯作,以優美和詩化的譯筆,再現文體大家赫斯頓語言中的靈動和詩意。
赫斯頓不遺余力地去捕捉鄉間黑人語言表達之美。別的作家看到的只是黑人不能完美地掌握英語,而她看到的卻是詩一般的語言。
——愛麗絲·沃克(美國小說家、普利策獎得主)
《他們眼望上蒼》是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黑人文學的先行者。
——芭芭拉·克里斯琴(美國黑人文學評論家)
無論何時,這都是我*喜愛的愛情小說。
——奧普拉·溫弗瑞(美國著名演員、主持人)
他們眼望上蒼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從始至終流淌詩意的小說,是黑人文學中**部充分展示黑人女內心中女性意識覺醒的作品,在黑人文學中女性形象的創造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小說描寫了反抗傳統習俗的束縛、爭取自己做人權利的珍妮的一生。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本書已成為美國大學中美國文學的經典作品之一,是研究黑人文學和女性文學的推薦閱讀書。黑人女孩珍妮經歷了三次婚姻,在不同的男人那里,她尋覓著幸福的可能,卻都以不幸告終,直到她被迫開槍自衛,*后陪審團判決珍妮無罪,才*終掙脫了依附于男性的生命軌跡。這是歷史上**部超越種族問題、充分展示黑人女性意識覺醒和女性自我救贖的長篇小說,也是佐拉·尼爾·赫斯頓以詩意語言寫就的天才之作,被譽為“哈萊姆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作品之一”。
他們眼望上蒼 作者簡介
佐拉·尼爾·赫斯頓(1891—1960),美國黑人女作家,被譽為“南方的天才”。在美國第一個黑人小城伊頓維爾,赫斯頓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1918年進入霍華德大學就讀文學系,1925年來到黑人文學的中心紐約,開始創作生涯,并成為哈萊姆文藝復興運動的活躍分子。
赫斯頓畢生致力于保持黑人文化傳統、探尋黑人完整的生命價值。她收集整理了黑人民間故事集《騾與人》《告訴我的馬》,還寫作了四部小說:《他們眼望上蒼》《約拿的葫蘆藤》《摩西,山之人》《蘇旺尼的六翼天使》,一部自傳《大路上的塵跡》,以及一些短篇小說。
赫斯頓在小說中大量使用黑人口語,以詩一般的語言去表達黑人語言之美。她的作品并不著眼于種族斗爭,而是致力于表現:同其他人種一樣,黑人也擁有生活的豐富性和對幸福的追求,也會面對生活中必然存在的不幸和悲劇。
譯者簡介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教授,英美文學專家,中國翻譯協會資深翻譯家。1953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學院,1982年獲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英國文學碩士學位。自20世紀80年代起,先后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哈佛大學及加拿大從事女性作家及美國黑人作家等方面的研究。主要著作有《黑色火焰:20世紀美國黑人小說史》。主要譯作有《湯姆叔叔的小屋》《他們眼望上蒼》《瓦爾登湖》《達洛維夫人》《到燈塔去》《時時刻刻》《說吧,記憶》等;其譯作《有色人民:回憶錄》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翻譯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