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心理學與我們:如何認知自我與世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7205298
- 條形碼:9787577205298 ; 978-7-5772-0529-8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心理學與我們:如何認知自我與世界 本書特色
科學、權威。本書由國內一流的心理學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出品,原所長傅小蘭及眾多科研經驗豐富的一線心理學專家撰寫,內容科學、權威。全面、深入。本書采用多學科融合研究方法,將心理學與神經科學、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學科聯系起來,借助現有的先進技術解讀人類心理與生理的聯系,內容全面深入。好讀、實用。本書從生活事例出發,去除了心理學原理和實驗數據分析的深奧、晦澀和枯燥,保留了心理學實驗設置的邏輯與方法,讓專業知識變得簡單易懂,拉近普通讀者與心理學的距離,不僅好讀,更具有借鑒意義。精美、有質感。本書圖文結合,四色彩印,版式疏朗、封面裝幀精美,可180°平攤閱讀,帶來至美閱讀體驗。
心理學與我們:如何認知自我與世界 內容簡介
本書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主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原所長傅小蘭領銜撰寫,融入了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眾多一線心理學專家多年的研究成果、精彩案例和豐富經驗,從語言習得、認知發展、身體智慧、情緒調節、視覺世界、大腦透視六大篇章揭示心理學與我們的關系,幫助我們更好地認知自我與世界。幾歲開始學外語*合適?音樂訓練能讓孩子變聰明嗎?眼見真的為實?如何識別謊言?本書每篇文章均以簡單、直接的問題切入主題,輔以極具可讀性的心理學原理闡述,并結合經典的心理學實驗、日常生活實例和生動形象的漫畫插圖進行輕松、有趣的解讀,不僅能啟發讀者解決當前問題,還能加深讀者對心理學原理的理解,將心理學知識應用到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讓心理學的發展真正服務于大眾與社會。本書兼具權威性、科普性、趣味性,對心理學領域專業人員以及普通大眾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心理學與我們:如何認知自我與世界 目錄
重復的力量:為什么兒童喜歡重復閱讀一本書?007
幾歲開始學外語:抓住第二語言習得的關鍵期016
廣泛閱讀:快速掌握新詞的秘訣025
音樂訓練:不只提升語言能力030
破解閱讀障礙之謎:為什么他會看到文字在“跳舞”?035
第二章 認知發展篇047 交際意圖:兒童聽得懂“言外之意”嗎?048
心理動機探析:兒童為什么做出友善行為?056
孩子總是不自覺?別責怪孩子,先反思自己!062
三個和尚沒水喝:如何提升主動控制感?070
不可或缺的生命教育:如何與兒童談論生病和死亡?078
孤獨癥早期鑒別:發現“來自星星的孩子”089
超常兒童教育:如何呵護“天才”?101
瘋狂的“莫扎特效應”:學音樂能讓人更聰明嗎?118
第三章 身體智慧篇125 聞香識人:不要忽視那一吸間的暗號126
社會性注意:人類社交、生存和進化的關鍵力量131
“表里不一”:偽裝表情是否有跡可循?135
別對我說謊:人工智能下的微表情分析140
從身體到意識:探索身體環境大腦的認知交互145 第四章 情緒調節篇153 聽音樂能減壓?要看是什么音樂!154
反芻思維:為什么事情會變成這樣?159
“內固精神,外示安逸”:身心訓練,你了解多少?166
呼吸放松:冥想對我們的大腦做了什么?171
心痛的科學:為什么被分手會讓人心痛?177
重拾活力:趕走抑郁癥這條“黑狗”185 第五章 視覺世界篇201 眼見為實?你被你的視覺欺騙了!202
視覺顛倒:為什么我們不會感覺世界是顛倒的?207
不喜歡3D?你可能需要改善立體視214
逆襲黑暗世界:讓盲人“看到”圖像218
視覺審美:美真的有客觀準則嗎?224
弱視十問:弱視眼為何“弱”及如何變“強”?237
數字時代的挑戰:如何管理孩子的“屏幕時間”?247
眼動追蹤技術:揭開心靈之窗的秘密253 第六章 大腦透視篇263 給大腦拍張照:磁共振成像如何“看清”大腦活動264
大腦是如何工作的?揭開大腦組織與功能的奧秘269
左腦理性右腦感性?左右腦全面發展才是好腦子273
走近“讀心術”:科學家如何解碼人類思維?279
心理實驗測試平臺盤點:全球心理學家的實驗工具箱290 參考文獻295
心理學與我們:如何認知自我與世界 作者簡介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心理所”)成立于1951年,是以心理學基礎研究與應用服務研究為主的多學科、綜合性研究機構,為中國心理學會的支撐單位,團結引領國內同行共同發展,同時面向心理學國際前沿,積極開展具有前瞻性的心理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國際學術影響力。近年來,心理所認知與發展心理學研究室黨支部積極開展心理科普工作,借助微信公眾號向喜愛心理學的大眾推送兼具科學性、實用性、趣味性的科普文章。這些文章從支部成員自身的研究領域出發,結合大眾*常遇見和關心的心理議題展開科普,為大眾提供了清晰、有趣的解答,幫助大眾更好地認知自我與世界。本書將這些科普文章集結出版,成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科普知心系列”首本圖書。黨支部的心理科普工作仍在進行中,未來該系列也會持續更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