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兵器史(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075842
- 條形碼:9787502075842 ; 978-7-5020-7584-2
- 裝幀:軟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兵器史(精裝) 本書特色
兵器并不都是冷血的,它將帶你開啟一場有溫度的歷史、文化、藝術之旅,共同探尋這座中國古兵器的紙上博物館,呈現一場有關中國古兵器的饕餮盛宴。
中國兵器史(精裝) 內容簡介
幾百幅古兵器圖片,全景展現兵家思想流變,呈現有溫度的歷史、文化、藝術的饕餮盛宴。
中國兵器史(精裝) 目錄
導 言 /001
**章 石兵 /005
**節原始石器時代及舊石器時代之石兵 /006
第二節中石器時代之石兵 /016
第三節新石器時代之石兵 /017
第四節石銅器時代之石兵 /028
第五節玉兵 /031
第二章 銅兵 /035
**節銅器時代 /036
第二節三代銅兵 /039
甲 所謂夏代銅兵 /039
乙 商殷銅兵 /040
丙 周代及春秋、戰國銅兵 /047
壹 周代及春秋、戰國長兵 /047
子 周戈 /047
丑 周戟 /063
寅 周矛 /069
卯 周殳 /071
辰 周代劈斫長兵(斧、鉞、戚、斤、戣、瞿等器)/073
貳 周代及春秋、戰國短兵 /076
子 周刀 /077
丑 周劍(匕首附)/077
叁 周代及春秋、戰國射遠器 /109
肆 周代及春秋、戰國防御武器 /116
三節 三代以后之銅兵 /122
甲 秦代銅兵 /122
壹 秦代長兵 /123
貳 秦代短兵 /123
叁 秦代射遠器 /123
肆 秦代防御武器 /124
乙 漢代銅兵 /124
壹 漢代長兵 /124
貳 漢代短兵 /125
叁 漢代射遠器 /128
肆 漢代防御武器 /130
伍 附銅鼓 /131
丙 兩晉、南北期及唐代銅兵 /140
第三章 鐵兵 /153
**節 周代鐵兵 /154
第二節 秦漢鐵兵 /157
第三節 晉唐鐵兵 /158
第四節 宋代兵器 /160
壹 宋代長兵 /160
貳 宋代短兵 /161
叁 宋代射遠器 /161
肆 宋代防御武器 /165
子 宋代衛體武器 /165
丑 宋代守城武器 /168
第五節 元代兵器(遼、金、西夏附)/169
壹 元代長兵 /171
貳 元代短兵 /171
叁 元代射遠器 /175
肆 元代防御武器 /177
第六節 明代兵器 /178
壹 明代長兵 /180
貳 明代短兵 /182
叁 明代系兵 /183
肆 明代射遠器 /184
子 明代弓箭 /184
丑 明代火器 /185
伍 明代防御武器 /187
陸 明代冶鐵鑄兵之法 /188
第七節 清代兵器 /191
壹 清代長兵 /192
貳 清代短兵 /194
子 清代軍用刀及寶刀 /194
丑 清代寶劍 /196
寅 清代雜形短兵 /199
叁 清代射遠器 /200
子 清代暗器 /200
丑 清代弓弩 /210
寅 清代槍炮 /212
肆 清代防御武器 /217
子 清代防守武器 /217
丑 清代衛體武器 /217
第八節 邊疆各族兵器 /221
壹 邊疆各族長兵 /222
貳 邊疆各族短兵 /222
子 邊疆各族之刀 /222
丑 邊疆各族之劍 /224
寅 邊疆各族之標槍 /226
卯 邊疆各族其他短兵 /227
叁 邊疆各族射遠器 /227
子 邊疆各族之弓弩箭矢及箭筒 /227
丑 邊疆各族之火器 /228
肆 邊疆各族防御武器 /229
子 邊疆各族防守武器 /229
丑 邊疆各族衛體武器 /229
伍 邊疆各族之鼓 /229
**圖 仰韶期之骨石合制刀 /029
第二圖 石戈 /048
第三圖 戈之安置法 /048
第四圖 各地出土商、周、戰國銅戈之形式變遷略圖 /050
第五圖 程瑤田氏所擬之戈柲圖 /051
第六圖 馬衡氏所仿造之戈柲 /052
第七圖 郭寶鈞氏擬戈柲想象圖 /053
第八圖 辛村與戈同出土之角質鉤 /054
第九圖 衛墓出土之銅鉤 /055
第十圖 衛墓出土以銎受柲之銅戟 /059
第十一圖 程瑤田氏所繪倨句度法生于矩之圖 /062
第十二圖 歐洲青銅器時代之勾兵 /063
第十三圖 程瑤田氏初擬戟制圖 /064
第十四圖 程瑤田氏再擬戟制圖 /064
第十五圖 《揅經室集》載龍伯戟圖 /065
第十六圖 郭沫若氏所擬雄戟想象圖 /066
第十七圖 胡肇椿氏實測之銅戟及鐵戟圖 /067
第十八圖 衛墓出土 戟 /068
第十九圖 銅矛之形式 /070
第二十圖 殷虛出土銅矛 /072
第二十一圖 戰國越王矛 /072
第二十二圖 周初玉矛 /072
第二十三圖 一九三五至一九三六年英國倫敦之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中各國博物
館及收藏家送往陳列之中國周代銅矛頭 /072
第二十四圖 商殷銅刀 /077
第二十五圖 夏代銅劍 /080
第二十六圖 甲種實莖有后銅劍 /083
第二十七圖 甲種銅劍深刻陽文凸體花紋之劍格(臘)/084
第二十八圖 劍格(臘 ) 上精刻鳥篆書之春秋、戰國名劍/084
第二十九圖 乙種空莖銅劍 /086
第三十圖 波斯出土與乙種劍相類似之管柄銅劍 /087
第三十一圖 戊種冠首及無首銅劍 /091
第三十二圖 程瑤田氏所圖示形式特異之中國古代銅劍 /092
第三十三圖 空體筒形銅莖之剖面形 /098
第三十四圖 日本名手所鑄刃上出現平面天然花紋之良刃 /108
第三十五圖 殷墟銅矢 /110
第三十六圖 程瑤田氏所圖矢人為矢三等之圖 /115
第三十七圖 周代及春秋、戰國之銅鏃和有銘之銅鏃 /116
第三十八圖 殷代銅盔 /116
第三十九圖 石冠 /121
第四十圖 漢刀筆 /127
第四十一圖 漢代銅弩機詳圖 /129
第四十二圖 銅鼓鳥首花紋變遷圖 /139
第四十三圖 唐宋殘甲片 /148
第四十四圖 西夏文青銅小刀二柄 /151
第四十五圖 漢代鐵桿銅鏃 /155
第四十六圖 日人所藏唐人佩劍圖 /159
第四十七圖 清代弩弓 /211
第四十八圖 清代彈弩 /211
第四十九圖 弩弓之機 /212
第五十圖 蜀漢諸葛武侯弩 /212
第五十一圖 清乾隆時所用御制鳥槍 /213
**圖版 原始石器時代及舊石器時代之石兵、骨兵 /232
第二圖版 中石器時代之石兵 /234
第三圖版 新石器時代之石斧 /235
第四圖版 新石器時代之石刀 /237
第五圖版 河南殷虛出土石刀 /238
第六圖版 新石器時代之石矛頭及石鏃 /239
第七圖版 新石器時代之骨兵及貝兵 /241
第八圖版 石銅器時代之骨、角、蚌貝兵器 /243
第九圖版 三代玉兵 /245
第十圖版 三代玉兵 /247
第十一圖版 殷虛出土商代青銅啄兵及戚 /248
第十二圖版 商代體上滿刻文字之青銅勾兵及矛頭 /249
第十三圖版 殷虛出土商殷青銅刀、勾兵及空頭斧 /250
第十四圖版 商代青銅勾兵 /251
第十五圖版 殷虛出土銅兵五種 /252
第十六圖版 殷虛出土石制、骨制、蚌制、銅制各種箭鏃之形式 /253
第十七圖版 殷虛銅兵顯微鏡透視形 /254
第十八圖版 周代銅戈制造得法及不得法之形式 /255
第十九圖版 周代雕戈 /256
第二十圖版 周代鳥書戈 /257
第二十一圖版 周代郾王戈 /258
第二十二圖版 清陳澧氏所繪《考工記》周戟圖 /259
第二十三圖版 錛之變遷圖 /260
第二十四圖版 斧之變遷圖 /261
第二十五圖版 周代銅斧 /262
第二十六圖版 周鉞與周斧之形制圖 /263
第二十七圖版 周代戚、斤、戣、瞿等銅兵圖形 /264
第二十八圖版 周代異形銅戚、銅瞿 /265
第二十九圖版 周銅劍與西伯利亞式及斯奇地安式、
色馬式諸古民族銅劍之比較圖 /266
第三十圖版 周代丙種銅劍 /268
第三十一圖版 周代丁種銅劍 /269
第三十二圖版 丁種劍之劍首及玉飾 /271
第三十三圖版 各種不同形式之中國古代銅劍 /272
第三十四圖版 異形文字之周代銅劍 /274
第三十五圖版 玉具劍之玉首 /275
第三十六圖版 玉具劍之玉飾形制 /276
第三十七圖版 清高宗所藏周代玉具劍 /278
第三十八圖版 中國古銅劍之橫切面形制圖 /280
第三十九圖版 周代、戰國及漢初之銅劍格 /281
第四十圖版 中國古銅劍之劍格及鞘之上下銅飾 /282
第四十一圖版 伊斯蘭古劍之平面天然花紋名刃圖形 /284
第四十二圖版 馬來民族所鑄之克力士佩劍天然花紋糙面名刃圖形 /285
第四十三圖版 戰國時所鑄糙面天然花紋之魚腸劍 /286
第四十四圖版 戰國時所鑄糙面天然花紋之吳越名劍 /287
第四十五圖版 周代及戰國銅鏃 /288
第四十六圖版 秦代青銅兵器 /290
第四十七圖版 漢代青銅兵器 /292
第四十八圖版 漢代青銅兵器 /294
第四十九圖版 中國青銅鼓 /296
第五十圖版 中國及安南青銅鼓 /297
第五十一圖版 東南苗族及西北羌族青銅鼓 /299
第五十二圖版 安南及馬來群島之青銅鼓花紋 /301
第五十三圖版 安南河內州出土*精美銅鼓之胴部戰船圖形 /303
第五十四圖版 安南河內州出土*精美銅鼓之鼓面花紋一小部分圖形 /304
第五十五圖版 兩晉、五胡、六朝及唐代銅兵 /305
第五十六圖版 兩晉、五胡、六朝及唐代銅兵 /306
第五十七圖版 周漢鐵兵 /308
第五十八圖版 漢代鐵兵 /310
第五十九圖版 六朝及唐代鐵兵 /312
第六十圖版 宋代長桿鐵槍 /313
第六十一圖版 宋代長桿鐵槍 /314
第六十二圖版 宋代長柄鐵刀 /316
第六十三圖版 宋代各種短兵 /317
第六十四圖版 宋代各種短兵 /318
第六十五圖版 宋代鐵棒 /320
第六十六圖版 宋代弓箭 /321
第六十七圖版 宋代弩矢 /322
第六十八圖版 宋代大弩及矢 /323
第六十九圖版 宋元鐵胄 /325
第七十圖版 宋代胄鎧 /326
第七十一圖版 宋代胄鎧 /327
第七十二圖版 宋代甲胄 /328
第七十三圖版 宋代馬甲 /329
第七十四圖版 宋代防御武器 /330
第七十五圖版 宋代防御武器 /331
第七十六圖版 元時蒙古軍鐵兵 /333
第七十七圖版 蒙古(元代 [?])鐵劍 /335
第七十八圖版 元代胄鎧 /338
第七十九圖版 明代鐵兵—長槍及飛鉤 /340
第八十圖版 明代鐵兵—叉形長兵及長刀、短刀 /342
第八十一圖版 明代特形長兵及繩系鐵兵 /343
第八十二圖版 明代鐵兵 /345
第八十三圖版 明代火器 /348
第八十四圖版 明代鐵盔甲 /350
第八十五圖版 清代鐵兵—長槍、镋、鈀及長刀、短刀 /352
第八十六圖版 清代寶刀及各種長兵 /353
第八十七圖版 清代寶劍及弓箭 /356
第八十八圖版 清代銅盔、鐵甲、軍裝及刀劍 /358
第八十九圖版 清代戰服及藤盾 /360
第九十圖版 邊疆少數民族之武器 /361
第九十一圖版 邊疆少數民族之武器 /364
第九十二圖版 邊疆少數民族之武器 /367
中國兵器史(精裝) 作者簡介
周緯,字傳經、仰庚,號星槎,1884年生于安徽壽州,中國古代兵器研究的奠基之人。1903年,保送北京譯學館(今北京大學前身),被派往法國留學,在巴黎大學攻讀法學。1919年,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秘書,赴法國出席巴黎和會。周緯先生雖以外交、法學及經濟為專業,曾著有《巴黎和會紀要》《新國際公法》等書,但畢生的追求和成就是對中國古兵器和亞洲古兵器的研究,遍訪圖書館與博物館,搜集研讀相關著述,廣泛接觸兵器研究者和收藏家,更出資收集了幾百件古兵器珍品和近萬幅資料圖片。在大量第手資料的基礎上,他對中國歷代兵器的發展源流、形制演變、制作工藝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所著作品有《中國兵器史稿》《亞洲各民族古兵器考》《亞洲古兵器制造考略》,構成了亞洲古兵器研究的完整體系,堪稱經典之作。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