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譚其驤歷史地理十講(精)/譚其驤著 葛劍雄,孟剛選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57772
- 條形碼:9787101157772 ; 978-7-101-15777-2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譚其驤歷史地理十講(精)/譚其驤著 葛劍雄,孟剛選編 本書特色
1.精選篇章,全面而有代表性。 作為中國歷史地理學開創者及主要奠基人,譚其驤先生的學術地位如泰山北斗,其著述博大精深,人所共仰。但閱讀《譚其驤全集》,對大多數讀者來說或許壓力大了一些。因此,我們特邀譚先生的嫡傳弟子、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葛劍雄教授,精選能代表譚先生成就、主題重要且完整,又具備較強可讀性的篇章,編為十講,以饗讀者。 2.全新編校,提供更宜讀版本。 此次出版,所有引文均重新核對,改正以往陳陳相因的一些排印錯誤;文中地圖均在不改變原圖的基礎上用現代技術處理,更為清晰;為部分較長的篇章增設小標題分段,提升閱讀舒適性。 3.珍貴音頻,高實用性的附錄。 此次出版,特別提供兩段珍貴音頻,分別為導言“為什么要學習歷史地理學”葛劍雄教授的講座錄音,以及第二講“ 中國歷代政區制度演變概述”譚其驤先生的講座錄音。附錄則匯總譚先生在《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中撰寫的各朝代圖說,重新整理編排為“歷代疆域政區概述”,不僅體現譚先生對中國歷史地理的全盤了然于胸,也便于讀者迅速檢索、瀏覽各朝代政區。
譚其驤歷史地理十講(精)/譚其驤著 葛劍雄,孟剛選編 內容簡介
本書由葛劍雄教授主編,在對譚其驤先生著作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梳理基礎上,精選*能代表譚先生成就、主題比較完整又較接近大眾的內容,匯為十講。前加導言“為什么要學習歷史地理”,隨后從*宏觀的中國歷史與文化、歷代政區,到歷史地理研究發凡以及地圖,再到相對具體的黃河、海河、云夢澤水系,以及上海的歷史地理,可以說涵蓋了歷史地理領域*重要的話題,以及譚先生的獨到研究成果,有許多對當下仍具有舉足輕重的指導意義。十講的內容不是將《全集》中的文字簡單抽出來,而是將同主題的幾篇文章,以及相關講座發言稿等有機結合,使每一講都盡可能全面地體現譚先生對這個主題的研究成果與觀點,同時也更接近大眾,更容易被理解與接受。
譚其驤歷史地理十講(精)/譚其驤著 葛劍雄,孟剛選編 目錄
譚其驤歷史地理十講(精)/譚其驤著 葛劍雄,孟剛選編 作者簡介
譚其驤(1911—1992),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和歷史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歷史地理學的主要奠基人和開創者之一。1950年起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歷任歷史系主任、歷史地理研究室主任、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是該領域迄今為止權威的里程碑式著作。1981年被聘為首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歷史組成員,1982年被聘為第二屆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曾任第三、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顧問、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參議委員會委員。著有《長水集》《長水集續編》《譚其驤全集》等。 葛劍雄,復旦大學文科特聘資深教授,中央文史館館員,著名學者,尤精于歷史地理、人口史等領域。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著有《西漢人口地理》《中國人口發展史》《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黃河與中華文明》等,主編有《中國人口史》《中國移民史》等。 孟剛,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館員。曾參與“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CHGIS)1911年基礎數據采集和底圖編繪工作;參與《中華大典·歷史地理典》的編纂,完成《政區分典》陜西省部分;與鄒逸麟先生合作編著有《晉書地理志匯釋》;2016至2020年兼任《歷史地理》(后改刊為《歷史地理研究》)編輯。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