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古茶樹木質部進化特征與普洱茶樹親緣關系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926590
- 條形碼:9787521926590 ; 978-7-5219-2659-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茶樹木質部進化特征與普洱茶樹親緣關系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茶山植物群落調查,茶樹的植物特征和生態條件考察,通過對中華木蘭、五椏果、不同類型古茶樹(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不同地區普洱茶樹(臨滄市永德縣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易武鎮、普洱市國家優良品種云抗10號)、普洱市思茅區同一茶山不同品種普洱茶樹(國家級茶樹良種云抗10號、云南省優良品種長葉白毫、地方品種雪芽100號)的木材構造進行比較研究,結合DNA鑒定和茶葉檢測分析,為茶樹的進化和分類提供植物形態學、木材學、化學分析層面的實證,為古茶樹構造特征、進化過程、茶樹遺傳育種、茶葉加工提供參考依據。
古茶樹木質部進化特征與普洱茶樹親緣關系研究 目錄
前言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研究意義與創新點
1.3 研究技術路線
2 茶山植物群落調查及茶山古茶園茶樹調查
2.1 茶山植物群落調查
2.2 茶山古茶園茶樹調查
2.3 本章小結
3 中華木蘭與五椏果木質部解剖構造比較分析
3.1 材料與方法
3.2 中華木蘭次生木質部解剖構造分析
3.3 五椏果次生木質部解剖構造分析
3.4 中華木蘭與五椏果次生木質部構造比較分析
3.5 本章小結
4 五椏果與同一產地三種古茶樹木質部解剖構造比較分析
4.1 材料與方法
4.2 野生型古茶樹次生木質部解剖構造分析
4.3 過渡型古茶樹次生木質部解剖構造分析
4.4 栽培型古茶樹次生木質部解剖構造分析
4.5 五椏果與野生型古茶樹解剖構造比較分析
4.6 野生型、過渡型和栽培型古茶樹解剖構造比較分析
4.7 本章小結
5 不同產地普洱茶樹與中華木蘭木質部解剖構造比較分析
5.1 材料與方法
5.2 臨滄市永德縣栽培型茶樹次生木質部解剖構造分析
5.3 西雙版納勐臘縣易武鎮丁家寨栽培型茶樹次生木質部解剖構造分析
5.4 普洱云抗10號栽培型茶樹解剖構造分析
5.5 中華木蘭與不同產地普洱茶樹解剖構造分析
5.6 本章小結
6 同一產地普洱茶樹木質部解剖構造比較分析
6.1 材料與方法
6.2 云抗10號次生木質部解剖構造分析
6.3 長葉白毫次生木質部解剖構造分析
6.4 雪芽100號次生木質部解剖構造分析
6.5 三種茶樹次生木質部解剖構造比較分析
6.6 本章小結
7 茶樹及其相關植物次生木質部解剖構造比較分析
7.1 宏觀特征比較分析
7.2 微觀特征比較分析
7.3 本章小結
8 基于系統發育的茶樹親緣關系分析
8.1 材料與方法
8.2 結果與分析
8.3 本章小結
9 茶園茶樹的茶葉理化分析
9.1 材料與方法
9.2 茶葉理化成分檢測
9.3 普洱茶與大理茶茶葉理化成分比較分析
9.4 本章小結
后記
參考文獻
古茶樹木質部進化特征與普洱茶樹親緣關系研究 作者簡介
梁滌,西南林業大學工學博士,并取得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學士、西南大學農學碩士學位研究古茶樹育種進化和古樹茶加工近三十年。發表論文和報告百余篇:長期任云南海關學會理事從事國門生物安全專家組課題研究;先后參加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古茶樹年輪其全項目云南國家基金基礎研究重點項目:參加古茶樹保護條例和古茶樹鑒定相關標準制修訂;入選景洪市委黨校專家庫;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志愿軍研究會成員,國際木材解剖學家協會(IAWA)成員。 邱堅,男,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從事木材科學與技術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木材學木材解剖學、木材生物學、木材保護學和木材功能性改良。入選全國優秀教師,獲云南省“萬人計劃”教學名師、省中青年學術與技術帶頭人,省教學名師,省高層次教學名師等榮譽稱號,擔任西南林業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和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獲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獎先進個人”,云南省授予“省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等獎勵。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江西林木種質資源
¥102.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