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民族村落文化傳承及振興:以閩東畬村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714156
- 條形碼:9787517714156 ; 978-7-5177-1415-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族村落文化傳承及振興:以閩東畬村為例 本書特色
畬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戎耕民族,長期以來,畬族不僅形成了異彩紛呈的民俗風情,還創造了富有民族個性的村落文化。在城鎮化發展的今天,畬族文化傳承與振興對于畬村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畬族文化的挖掘和整理等工作,具有現實意義和歷史價值。本書的出版正當其時,人們不僅可以從中了解畬族的民歌舞蹈、飲食習俗、服飾文化、體育民俗等方面的內容,理解畬族村落文化振興的意義,還能激發對畬族燦爛文化的喜愛之情,讓更多的人走近畬族、了解畬族、認識畬族、喜愛畬族,并借助畬族深厚的文化積淀凝聚“民族團結一家親,共筑美好中國夢”的美好情懷,守望畬族文化傳承與弘揚的初心。
民族村落文化傳承及振興:以閩東畬村為例 內容簡介
本書以閩東畬村為個案,通過深度田野調查,對閩東畬村民俗節慶、畬歌畬舞、畬族服飾、民族體育等文化事象進行整體性觀照,探討了畬村文化傳承與振興的推進動因、主要模式、創新發展等問題,提出了民族村落文化傳承及振興的路徑和對策,旨在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民族文化創新發展提供學術積累和理論支撐。
民族村落文化傳承及振興:以閩東畬村為例 目錄
一、研究背景
二、國內外研究綜述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四、主要創新點
第二章閩東畬族村落及其文化顯征
**節 閩東畬族村落的形成與發展
一、畬族的遷徙和閩東畬族村落
二、閩東畬族村落的宗族與管理
三、閩東畬族村落的變遷與發展
第二節 閩東畬族村落的文化資源構成
一、閩東畬村主要的物質文化資源
二、閩東畬村主要非物質文化資源
三、閩東畬村顯性和隱性文化資源
四、閩東畬村榮譽稱號等文化資源
第三節 閩東畬村非遺文化主要類別及特征
一、家族文化的核心旨歸
二、節日民俗的文化功能
三、服飾文化的多樣色彩
四、畬族歌言的獨特魅力
五、手工技藝的民族智慧
六、畬族醫藥的生態價值
七、畬族武術的文化價值
第三章閩東畬村文化傳承與發展現狀
**節 城鎮化背景下閩東畬村文化變遷
一、進入現代時空的閩東畬村文化
二、空間重構中的閩東畬村文化變遷
第二節 閩東畬村文化傳承與發展現狀
一、政府主導下閩東畬族村落文化的傳承
二、民間視角下閩東畬族村落文化的傳承
三、產業化視角下閩東畬族村落文化傳承
第四章閩東畬村文化振興的實踐邏輯
**節 閩東畬村文化振興的主要實踐
一、成立研究機構和組建學術團體
二、構建畬族文化藝術教育的傳承體系
三、營構畬族文化現代性發展的文化空間
第二節 閩東畬村文化振興的推進動因
一、民族身份多重表達與文化凝聚力的回歸
二、民族形象的提升與構建時代精神的顯證
三、“閩東之光”的弘揚與畬族文化的發展
四、現代發展理念的融入與文化空間的拓展
五、美麗鄉村的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
第三節 閩東畬村文化振興的主要模式
一、歷史文化遺產建構模式
二、文化展館與產業園區建構模式
三、鄉村聚落及公共空間建構模式
四、產業化開發建構模式
五、新媒體與數字化建構模式
第五章閩東畬村文化現代性發展及振興策略
**節 生產性建構:村落文化傳承與振興的動力機制
一、生產性建構視角下文化現代性發展的動力因素
二、閩東畬村文化傳承與生產性建構互動機理分析
第二節 整體性建構:村落文化傳承與振興的目標指向
一、整體性視域下民族文化系統性建構的邏輯依據
二、閩東畬村文化傳承及整體性建構的問題與思考
三、整體性目標下閩東畬村文化生態系統構建策略
第三節 數字化建構:村落文化傳承與振興的時代選擇
一、數字化為畬族村落文化傳承與發展提供新機遇
二、數字化背景下閩東畬族村落文化保護的新路徑
三、通過數字技術傳承與建構畬族村落文化的對策
第四節 創新性建構:村落文化傳承與振興的因應策略
一、觀念創新:建構閩東畬村文化振興的思想基礎
二、人才創新:提高畬村文化振興的人文科技助力
三、路徑創新:增強畬村文化創新發展的多方合力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一、研究結論
二、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1全國畬族民族自治縣和民族鄉鎮
附錄 2寧德市畬族文化保護條例
附錄 3寧德市畬族文化十年發展規劃(2013—2022年)
附錄 4寧德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
后記
民族村落文化傳承及振興:以閩東畬村為例 作者簡介
李益長,寧德師范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長期從事民族文化和民族理論研究,兼任寧德市閩東畬族文化研究所所長、福建省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理事,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會員。主持國家社科項目1項、省市級項目 20多項;出版專著2部,主編教材2部,參編教材4部。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