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北宋的改革與變法:熙寧變法的源起、流變及其對南宋歷史的影響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47324196
- 條形碼:9787547324196 ; 978-7-5473-2419-6
- 裝幀:精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宋的改革與變法:熙寧變法的源起、流變及其對南宋歷史的影響 本書特色
?積二十六年之功,歷時五年反復打磨修改,得以成書。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梁庚堯,以其在臺灣大學歷史系講授的“北宋改革與變法”課程的講稿為基礎,內(nèi)容取材于研究心得與學術(shù)界已有的新研究成果,精心整理編著成書,研究細致綿密,多有新見。 ?以國家財政、國內(nèi)政爭與對外關(guān)系三者的相互作用,貫串全書。慶歷改革與熙寧變法是北宋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而這兩次政治事件的產(chǎn)生背景與后續(xù)影響,除了牽連到國內(nèi)政爭與對外關(guān)系之外,又與財政、社會密切相關(guān),因改革與變法而實施的各項政策,也直接或間接地關(guān)系到政治法治與社會經(jīng)濟,因而國家財政、國內(nèi)政爭與對外關(guān)系三者的相互作用,貫串整本書。 ?以熙寧變法為主體,涉及變法的臺前幕后。慶歷改革與熙寧變法是宋代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向來是認識北宋歷史的主軸,所以在中國通史或宋史的書中都會論及。本書對于這兩件前后關(guān)聯(lián)的重大事件,在討論時是以熙寧變法為主體,而把慶歷改革視為熙寧變法的前奏,同時論及元祐年間以后至宣和末年的后續(xù)反復演變。 ?聚焦于財政與軍政兩大領(lǐng)域。慶歷改革與熙寧變法以理財為核心,財政史研究細碎繁復,尤其是基層運作中的零零總總,加深了閱讀時的細密感;軍政方面推行保甲法的目的,是使保甲漸習為兵,從而減少禁軍對財政壓力。 ?新法對南宋的影響尤具價值。得益于近年來相關(guān)研究成果漸多,本書還討論到過去通史或斷代史書籍一般較少論及的新法對南宋財政、政策與制度的影響:財政進一步中央集權(quán)、保甲法演變?yōu)楸N橹啤⒎教锞惙▽?jīng)界法的影響以及其他政策、制度對新發(fā)的承襲與變化等。
北宋的改革與變法:熙寧變法的源起、流變及其對南宋歷史的影響 內(nèi)容簡介
北宋的政治史基本上以兩大問題為中心,一是對外關(guān)系,二是改革運動,而這兩大問題又相互牽連。在對外的情勢上,北宋承受著遼、夏強敵的威脅,當外患進逼時,讓人警覺到內(nèi)憂。由于華夏對外一向有“修德來遠”的主張,北宋在取得對外和平的同時,也可能進一步從內(nèi)政上反省致弱的原因,把“修德來遠”的意義從維持和平的消極態(tài)度,轉(zhuǎn)化為改革內(nèi)政的積極要求。 《北宋改革與變法》主要爬梳北宋慶歷改革與熙寧變法的緣由、實施內(nèi)容及其施政阻力與偏失,進而探究熙寧變法與北宋晚期黨爭激烈化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新法對于南宋歷史的影響。本書將帶領(lǐng)讀者一窺慶歷改革與熙寧變法在宋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借此說明這兩次改革事件是把握北宋政治史概觀的核心議題。
北宋的改革與變法:熙寧變法的源起、流變及其對南宋歷史的影響 目錄
北宋的改革與變法:熙寧變法的源起、流變及其對南宋歷史的影響 作者簡介
梁庚堯,當代著名歷史學家。祖籍廣東新會,1948年生于廣州,1956年定居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博士。歷任臺灣大學歷史系講師、副教授、教授,至2013年退休,現(xiàn)為該系名譽教授。研究領(lǐng)域以宋史為中心,亦涉及唐宋社會經(jīng)濟史、宋元教育文化史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