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非傳統學術:高校網絡文化成果評價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246637
- 條形碼:9787308246637 ; 978-7-308-24663-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非傳統學術:高校網絡文化成果評價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內容簡介
在“互聯網+”與加強和改進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雙重背景下,網絡文化成果作為一種新興的事物,被越來越多的高校納入學術評價體系。本書回答了以下問題:網絡文化成果究竟有何價值?國外高校如何認定采用網絡文化成果?我國高校教師網絡文化成果創作意愿如何?我國高校網絡文化成果政策在執行過程中碰到哪些問題與挑戰,如何應對?本書運用混合研究方法,從多個角度論述了網絡文化成果的價值意蘊,有助于深化國內學者對網絡文化成果的認識,有助于國內高校優化網絡文化成果政策的實施路徑。
非傳統學術:高校網絡文化成果評價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目錄
**章 緒論
節 研究的緣起
第二節 研究的價值
第三節 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節 外文獻綜述
第五節 研究的思路、內容與方法
第六節 小結
第二章 “網文”納入學術評價體系的理論依據
節 “學術”內涵的演變與擴充
第二節 知識民主理念的興起
第三節 學術評價機制的嬗變
第四節 “網文”內在的價值意蘊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國外“網文”納入學術評價體系的實踐
節 國外學術協會的倡議
第二節 國外高校的行動與舉措
第三節 國外學者的呼吁與力行
第四節 國外高校“網文”納入學術評價體系的挑戰
第五節 美國高校對教師網絡言論的政策規制與爭議
第六節 小結
第四章 我國高校教師“網文”創作意愿及其影響因素
節 理論框架與研究假設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過程與發現
第四節 研究結論與討論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我國高校“網文”政策執行的現實困境
節 問題提出
第二節 多重邏輯的分析框架
第三節 “網文”政策陷入困境的多重邏輯
第四節 高校“網文”政策執行困境的個案分析
第五節 研究結論與討論
第六節 小結
第六章 “網文”納入學術評價體系的優化策略
節 我國高校“網文”政策制定的路徑優化
第二節 我國高校“網文”政策執行的路徑優化
第三節 我國高校設立公共媒體型教師崗的探索
第四節 小結
結語
節 生逢其時:“網文”必將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節 清醒認識:“網文”無法代替論文
第三節 讓高校教師愿意“錦上添花”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高校教師“網文”創作意愿及其影響因素調查問卷
附錄二 訪談大綱
后記
展開全部
非傳統學術:高校網絡文化成果評價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作者簡介
劉愛生,浙江大學教育學博士,浙江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省首批高層次拔尖人才,浙江省第五批社科之江青年學者。主要從事大學治理與學術評價研究。出版著作6部,發表論文100余篇,主持省部級課題多項。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