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上海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24: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探尋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奧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619957
- 條形碼:9787547619957 ; 978-7-5476-1995-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上海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24: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探尋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奧秘 本書特色
文化遺產薪火相傳,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中華民族血脈相連、命運與共的活態展示,保護傳承文化遺產,對于推動中華文明的歷久彌新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中華文明能延續至今,與許許多多文化遺產的不斷傳承密切相關,因此當代文化遺產的衰退甚至消亡,長遠來看,對中華文明的賡續十分不利。總報告認為,對文化遺產的保護來說,*根本的措施應該是激活文化遺產的內在基因,使其適應新時代,以創新性的特質生長在民眾的日常生活實踐之中。
上海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24: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探尋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奧秘 內容簡介
本稿為滬上專家學者關于上海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的研究合集。為了促進文化遺產的整體保護,原《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更名為“上海文化遺產發展報告”,同時關注非物質與物質兩種形態的文化遺產保護。內容分為“文化遺產保護與江南文化研究”“文化遺產保護的認同與實踐研究”“傳統工藝遺產傳承研究”“長江漁文化遺產研究”四個欄目。
上海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24: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探尋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奧秘 目錄
保護傳承文化遺產,推動中華文明歷久彌新……畢旭玲 二十四節氣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二十四節氣的文化內涵及當代價值……蔡豐明
天地人合于“時”:二十四節氣對應傳統太陽太陰盤的理論與方法……劉軼、李家寧
自然博物視角的二十四節氣文化傳播——以上海自然博物館《二十四節氣》系列科普文章專欄為例……董毅 江南文化建構與文化遺產保護
破岡瀆“埭”文化遺產的歷史地位、現實價值及創新利用……余紅艷、孟宇卿、楊馨穎、孟媛媛、郭心悅
文化遺產視域下上海臨港新城科技景觀的類型與價值研究……宋軍朋、雷偉平
從晚明雕版印刷技藝在江南的發展看非遺傳承的內在機理……劉捷
江蘇豐縣劉邦傳說敘事資源及其保護……秦儉 云南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專題
劍川楹聯文化保護傳承實踐及其啟示……李宏利
劍川木雕傳承發展調查報告……田甜
云南白族瓦貓信仰傳承及其產業開發研究……曾慶椰
文化遺產的創新與產業開發
上海剪紙:深入民間的藝術——上海剪紙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探索……黃江平
從景觀到生活:園林遺產的敘事轉向與當代價值——以上海古猗園非遺主題公園建設為例……方云
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空間生產研究……秦浦紅
上海土布紋樣闡釋及其傳承開發研究——以“城市的白”品牌為例……原源、董思瑩、冬野
上海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24: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探尋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奧秘 作者簡介
鄭崇選,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上海社科院“上海文化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創新工程首席專家。出版專著與合著《都市文化研究的多重視域》《媒介轉型與當代中國文化形態的變遷》《中國特色城市文化實踐與理論研究》《現代性與都市文化理論》《當代中國文化發展的邏輯》《海派文化新論》等多部,承擔完成國家及省部級課題多項,參與多項重大文化政策的研究和制訂工作。近年來主要從事城市文化、文化政策、公共文化等相關領域的基礎及決策咨詢研究。
畢旭玲,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民俗與非遺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博士,博士后,碩士生導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理論評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主要從事神話傳說、民間信仰、海洋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過多項國家與省部級社科項目,著有《古代上海:海洋文學與海洋社會》《中國20世紀前期傳說研究史》《中華禹跡尋蹤》《除瘟記——中華瘟疫神話小講》等。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