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枕流之聲——百年枕流公寓的口述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628436
- 條形碼:9787558628436 ; 978-7-5586-284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枕流之聲——百年枕流公寓的口述史 本書特色
口述歷史是一種起源于美國,并廣為世界各國應用的公眾記憶歷史的記錄方式。口述歷史相較于大歷史,是一種公眾記憶的微觀歷史。口述歷史在復原歷史方面,有其他任何檔案、文獻資料無法替代的價值。口述史是為城市發展和歷史保護留下鮮活資料的重要途徑,是保存城市生活方式、社會習俗、價值觀念等記憶的重要載體。居民口述歷史從平民的角度反映一個時代的特征,見證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發展軌跡。 多維度展現了這些群體在枕流公寓的生活印記和為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以及他們作為一個有血有肉之人在不同歷史橫截面的抉擇與堅持。書中穿插不同時期的檔案和影像資料作為補充印證。此外,通過分析居民口述和舊時平面圖,采用建筑建模的手段還原了30年代枕流公寓建筑特征,為百年公寓在空間上的歷史變遷提供參考。 本項目入選由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口述歷史國際周2021年度項目。 我在上戲工作了36年,每天都會經過枕流公寓的身后,可是與它真正的緣分,是從我的好朋友崔杰和徐東丁那里開始的。徐東丁是著名演員喬奇、孫景路夫婦的女兒,自幼就隨父母住在枕流公寓。我常常聽她說起小時候在小而精的花園里玩耍,在樓道里奔跑、躲貓貓,聽老一輩的人講起枕流公寓里住著的名人和他們的趣事,講起在親戚家做客的張愛玲在枕流公寓窗口,端著咖啡,與上戲佛西樓上同樣喝著咖啡的情人遙遙相望。這些美麗的故事吸引著我的腳步,總想著有一天能夠真正地融入其中。機緣巧合之下,我在2013年住進了枕流公寓,成了它的一份子。當我踏上它的臺階,從它的身后走入前院,花園豁然出現在我眼前,頓時覺得自己早已與它相識、相知。我走過這幢歷史建筑,用自己的腳步丈量著前人生活過的地方,用自己的眼睛透過一扇扇古樸的花式窗臺,望向庭院。有時坐在花園,凝望著馬蹄形建筑的每一扇窗戶,能夠感受到窗戶下生活著每一家每一戶真實的生活氣息,窗戶下的每一個人彼此都有一種悟對通神的感覺。 建筑有靈魂,與生活在其中的人息息相關。當我成為靜安區人大代表,能夠為靜安區做一些事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不要辜負枕流公寓的這些年、這些人、這些事。我應該把曾經住在這里的人們的故事留下來,為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留下些什么。于是我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要寫寫枕流公寓,記錄下枕流公寓的故事,讓世人能讀懂這幢建筑,能夠觸摸每扇窗戶后的質樸而熱烈的生活。 王蘇 全國政協委員 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教授
枕流之聲——百年枕流公寓的口述史 內容簡介
民居作為百姓生活*基礎的空間載體,以多姿多彩的建筑樣式和富有“煙火味”的生活氣息,構成了一個街區的肌理,也體現了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這些有著百年歷史、曾經或現在依然用于居住的老房子,不僅是為居民遮風擋雨的物理空間,也是不同時期社會綜合狀態的寫照,更是目睹這些居民與家庭投身上海近現代發展的見證者。 枕流公寓建于1930年,是第二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筑,時因設施高檔齊備、名人匯聚,有“海上名樓”之稱。本書圍繞“枕流漱石”的精神內核,收集了近30位居民和管理人員的口述史,受訪者包括藝術家和高級知識分子本人、二代及三代,年齡跨度達66歲。他們的職業涵蓋畫家、作家、導演、舞者、工人、公司職員、醫務人員、西餐廳老板、教育工作者、物業管理人員等。多維度展現了這些群體在枕流公寓的生活印記和為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以及他們作為一個有血有肉之人在不同歷史橫截面的抉擇與堅持。書中穿插不同時期的檔案和影像資料作為補充印證。此外,通過分析居民口述和舊時平面圖,采用建筑建模的手段還原了30年代枕流公寓建筑特征,為百年公寓在空間上的歷史變遷提供參考。 本書從社會、人文、歷史、藝術等角度探究城市文化與人文歷史,結合新時代人民對于美好精神文化的高度需求,深度挖掘現代城市文化蘊含的人文精神傳承。 本項目入選由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口述歷史國際周2021年度項目。
枕流之聲——百年枕流公寓的口述史 目錄
枕流之聲——百年枕流公寓的口述史 作者簡介
趙令賓,候車式文化工作室發起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碩士,香港社會服務聯會2011“關愛大使”。先后供職于香港發展局下轄歷史建筑活化保育伙伴計劃、上海市靜安區文史館及上海西岸開發集團,曾參與多個滬港重大文化項目的開發與運營,包括:香港第一代公共房屋——美荷樓的文化業態規劃和運營、上海靜安口述歷史叢書《戰地巾幗——蘇江》的策劃和采編、上海烏魯木齊南路178號(原夏衍故居)的前期策劃、上海徐匯濱江原上海水泥廠地塊的前期策劃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