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欲望行星:人類時代的地球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1182999
- 條形碼:9787221182999 ; 978-7-221-18299-9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欲望行星:人類時代的地球 本書特色
本書摒棄了以往環境史著作所慣常采用的人類中心主義視角,在思辨地沿革西方歷史學傳統的基礎上,從更廣闊的行星視角審視人類20萬年來的地球故事。由此,人類與其家園行星之間的物質性關系取代人類主體,成為書中的核心論題,而對人類歷史的論述也不再僅僅限于短短四五千年的“文明”時期,而是擴展至人類作為物質性存在的長達20萬年的漫長時段。通過本書,我們會看到人類如何在直覺與欲望的驅動下,與家園行星展開一系列能量與物質的迷人糾纏,正是在這種糾纏中,人類得以作為自然的一部分而被創造于一部廣闊的行星史中。 ◎文明誕生之前人類的生存狀態是什么樣的? ◎農業如何改變了人類與自然間的統御關系? ◎權力興衰的物質演化基礎是怎樣的? ◎糞便在人類物質的再生產中發揮著怎樣的重要作用?
欲望行星:人類時代的地球 內容簡介
對食、色、繁殖的饑渴是地球上有80億人口的原因。在地球上生活意味著不斷地欲求,這些欲望帶來不斷增大的人口密度,后者正是文明得以出現、維持的根本物質要求。 我們的內在自然推動著大部分人擯棄覓食、發明農業,造成了深刻的社會與環境后果。同樣的自然此后驅動我們遷往新的土地,創造新的產業與帝國,發動戰爭,容忍高度不平等的社會秩序,制造污染,每當我們陷入物質性極限時,驅動我們尋求創新。 人類的欲望一再驅動我們征服地球上某處新的地方。換句話說,地球正是欲望的家園行星。
欲望行星:人類時代的地球 目錄
欲望行星:人類時代的地球 作者簡介
唐納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美國堪薩斯大學赫爾杰出教授(榮休),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環境史學的創始人與權威學者之一,劍橋大學出版社“環境與歷史研究”系列叢書創始主編,中國人民大學生態史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其主要著作包括《自然的經濟體系:生態思想史》(Nature's Economy: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塵暴:1930年代美國南部大平原》(Dust Bowl: The Southern Plains in the 1930s)、《帝國之河:水、干旱與美國西部的成長》(Rivers of Empire:Water, Aridity, and the Growth of the American West)、《自然的財富》(The Wealth of Nature)、《向西奔騰的河流:約翰·衛斯理·鮑威爾的一生》(A River Running West:The Life of John Wesly Powell)、《萎縮的地球:美國豐裕之興衰》(Shrinking the Earth:The Rise and Decline of American Abundance)、《約翰·繆爾傳:荒野中的朝圣者》( A Passion for Nature : The Life of John Muir)等。 曾獲1980年美國史學界的班克羅夫特獎、1997年世界生物資源保護協會杰出成就獎、2004年美國環境史協會杰出成就獎、2009年蘇格蘭藝術委員會頒發的很好非虛構作品獎、2009年英語語言聯盟很好傳記獎、2012年美國歷史學會終身成就獎等數十項獎項。 侯深,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師從唐納德·沃斯特。著有The City Natural: Garden and Forest Magazine and the Rise of American Environmentalism(2012)、《無墻之城:美國歷史上的城市與自然》(2021)。譯有《帝國之河:水、干旱與美國西部的成長》。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