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法理:法哲學、法學方法論與人工智能(2023年第1輯·總第13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34955
- 條形碼:9787100234955 ; 978-7-100-23495-5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理:法哲學、法學方法論與人工智能(2023年第1輯·總第13輯) 內容簡介
《法理》(第13輯)由20篇論文組成,其中,專題研討由“女性主義法學的實踐關切”與“刑法教義學的‘封閉’與‘開放’”兩大主題展開,尤其前者正是當今社會熱點領域。本輯的書評部分則聚焦于默勒斯的《法學方法論》。兩篇案評的主題則是《公司法》第32條第3款中“第三人”的客觀范圍以及美國墮胎案中的比例原則。“特色欄目·人工智能與計算法學”共三篇論文,分別涉及ChatGPT輔助刑事審判、私權力對算法歧視的規制以及數字政府法治化的形態演進與實踐邏輯。本輯的論文部分由四篇文章組成,主題包括好好生活的權利與責任、法典化、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與行政道歉。
法理:法哲學、法學方法論與人工智能(2023年第1輯·總第13輯) 目錄
專題研討 1·女性主義法學的實踐關切
“女性主義法學的實踐關切”專題導引 /薛寧蘭
女性主義法學視域下反代孕合法化之證成 /李勇
我國輔助生殖親子關系認定規則的解釋拓新——導向功能主義的比較研究 /王蒙
專題研討 2·刑法教義學的“封閉”與“開放”
“刑法教義學的'封閉'與'開放'”專題導引 /車浩
主觀與客觀之間:規范理論和社會理論的得失——以不作為共犯的邊界為例 /陳先兵
學術性體系解釋與刑法教義學論域的體系性融貫——以犯罪參與體系對不作為犯罪可罰性基礎的影響為例 /崔星璐
理論想象與現實需求的刑法教義學溝通方法——以不純正不作為共犯的認定為例 /劉悅淼
特色欄目·人工智能與計算法學
ChatGPT 輔助刑事審判的應用價值、倫理風險與多維規制 /曹艷瓊
私權力有義務規制算法歧視嗎? /艾恒平
我國數字政府法治化的形態演進與治理邏輯 /汪腰強
論文
德沃金式的尊嚴:好好生活的權利與責任 /埃琳·達莉
法典化究竟意味著什么?——啟動條件、運行模式與工作標準 /王蘇野
我國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的利益平衡與立法調適 /劉沫茹 張芷維
行政道歉制度化敘事——屬性交叉、規范缺失與建構路徑 /張楚凡
書評·默勒斯《法學方法論》(上)
“默勒斯《法學方法論》(上)”專題導引·合理性與不確定法 /托馬斯·默勒斯(217)
比較視野下司法案例運作的系統鏡鑒——默勒斯教授《法學方法論》中的案例觀述評 /孫光寧
一般性條款和不確定性法律概念的具體化說理——默勒斯教授具體化論證模型及其中國應用 /高 尚
案評
《公司法》第 32 條第 3 款中“第三人”的客觀范圍——兼論商事外觀主義的適用性 /王融擎
美國墮胎案中比例原則的適用與變遷 /薛天涵
展開全部
法理:法哲學、法學方法論與人工智能(2023年第1輯·總第13輯) 作者簡介
舒國瀅,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院教授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主席,中 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入選“北京市跨世紀理論人才百人工程”、首批《當代中國法學名家》名錄;主要從事法理學、法學方法論、法美學研究。曾獲北京市第 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會基金重大課題子項目等科研項目。
書友推薦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