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136918
- 條形碼:9787519136918 ; 978-7-5191-369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 本書特色
有價值、有意思、有理趣的教師教學手邊書
·抓取新課堂中的核心要素與活力因子,從不同視角關注復雜的教學現場
·反思豐富細節背后的教育價值與研究意義,挖掘內隱其中的關鍵理念與重要觀點
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 內容簡介
本書以基礎教育新課程標準為參照,發掘具有典型意義的教育現場,如一堂課、一個教學片段或一次教學活動等中的典型細節;分析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其對教學效果、學生發展正反兩方面的影響或者提出改進的思路,給人以警醒和啟示;在此基礎上進行方法總結與理念提升,體現出實踐智慧與理論智慧的完美統一。
本書**章對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進行理論層面的探討,對教學實踐智慧進行概括、總結與提升;第二章到第十二章細分為研究視域、學科育德、師生關系、教學互動、兒童對話、主動探究、具身學習、項目學習、挑戰性學習、創意學習、多元評價、教學化11個專題。本書立足教育現場、聚焦新課標、旨在解決問題,對廣大教師教育教學極具參考價值。
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 目錄
**章 研究視域
◎ 教學現場 2
一、教學現場的理解 2
二、教學現場的基本特征 3
三、教學現場的預設與生成 4
◎ 教學細節 7
一、教學細節的理解 7
二、教學細節的基本特征 8
三、教學細節與教學理念 11
◎ 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 13
一、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構成一對教學基本范疇 13
二、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具有獨特的研究價值 14
三、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具有豐富的研究空間 15
第二章 學科育德
◎ 教學現場 閱兵數學課,厚植愛國心 18
◎ 細節分析 好生活寫在臉上 31
教學細節 1 在預熱中溝通,激發情感和情緒 31
教學細節 2 數據選擇既體現數學性,又體現育德性 31
教學細節 3 哪里有數,哪里就有美 32
教學細節 4 每個差錯都能帶給我們新的收獲 32
教學細節 5 跟您在一起的時間越慢越好 33
◎ 理念提升 學科育德的教學之美 34
教學理念 1 學科德育課首先應是高水平的“學科課” 34
教學理念 2 以高水平的師生互動進入學科育人的境界 36
教學理念 3 以“智慧的愛”創造親密的師生關系 38
第三章 師生關系
◎ 教學現場 天光云影共徘徊 42
◎ 細節分析 你是我永遠的朋友 50
教學細節 1 師生平等是師生對話的前提 50
教學細節 2 師生平等方可實現教學互動 50
教學細節 3 師生平等才能避免“一言堂” 51
教學細節 4 師生平等體現為對學生的關愛 51
教學細節 5 師生平等落實在對學生的尊重 52
◎ 理念提升 師生平等的理性解讀 53
教學理念 1 觀念更新:師生平等的前提條件 53
教學理念 2 民主互動:師生平等的本質特征 54
教學理念 3 交往對話:師生平等的實現途徑 55
第四章 教學互動
◎ 教學現場 動物王國開大會 60
◎ 細節分析 讓素養在教與學的互動中生根 67
教學細節 1 愉悅的情境是有效互動的前提 67
教學細節 2 合理的調控是有效互動的保障 68
教學細節 3 教師的主導是有效互動的關鍵 69
教學細節 4 自我發現讓互動精彩生動 69
教學細節 5 角色轉換讓互動自然發生 70
教學細節 6 童話色彩讓互動興趣盎然 71
教學細節 7 生生互動讓互動回歸本真 71
◎ 理念提升 讓素養在教與學的互動中生成 72
教學理念 1 主體與合作:呼喚教學互動 72
教學理念 2 主動與能動:實踐教學互動 74
教學理念 3 善教與樂學:實現教學互動 75
第五章 兒童對話
◎ 教學現場 神話世界里的兒童對話 80
◎ 細節分析 用對話走進神話世界 88
教學細節 1 在思辨中彼此增進理解 88
教學細節 2 在共讀中彼此相互欣賞 89
教學細節 3 在補白中彼此跟進確認 89
教學細節 4 在融通中彼此豐富體驗 90
教學細節 5 在悅納中彼此接力傳承 90
◎ 理念提升 在對話中建構學科知識 91
教學理念 1 在對話中發現兒童,形成兒童立場的學科理念 91
教學理念 2 在對話中發展兒童,建構兒童對話的學科模型 92
教學理念 3 在對話中成為兒童,營造綜合育人的學科文化 94
第六章 主動探究
◎ 教學現場 一堂有思維含量的探究活動課 98
◎ 細節分析 探究什么和怎樣探究 104
教學細節 1 挑戰性情境內嵌問題,激發學生探究動機 104
教學細節 2 給予探究時空和自由度,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 105
教學細節 3 提供學習支架,讓學生用適合的方式學習 105
教學細節 4 設計反思單,引導學生開展反思評價 106
教學細節 5 基于探究活動的經歷,引導學生提出新的問題 107
◎ 理念提升 讓主動探究成為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 108
教學理念 1 構建分析維度,仔細“打磨”探究問題 108
教學理念 2 構建引導框架,精細“刻畫”探究歷程 112
第七章 具身學習
◎ 教學現場 身心融合的快樂學習 117
◎ 細節分析 具身學習是指向素養的高效學習 124
教學細節 1 創設交際情境,提高感知力 124
教學細節 2 參與角色表演,提高模仿力 125
教學細節 3 增強身體感知,提高思維力 125
教學細節 4 鼓勵身體表達,提高表現力 126
◎ 理念提升 用具身學習構建育人新樣態 127
教學理念 1 身體參與是具身學習的核心要義 127
教學理念 2 用身體感知和身體經驗促成學生的體驗式學習 129
第八章 項目式學習
◎ 教學現場 怎樣的鞋底花紋更防滑 132
教學現場 1 一場大雪引發的思考:讓每一名學生成為有“問題”
的人 132
教學現場 2 鞋底防滑秘密的漸次揭開:讓每一次成長真正發生 140
教學現場 3 做學教合一:從“知道”到“行道”的實踐探尋 142
◎ 細節分析 項目式學習讓學生像專家一樣思考 144
教學細節 1 在真實生活情境中“看見” 144
教學細節 2 在挑戰性任務解決中“循證” 145
教學細節 3 在創意設計與成果發布中“拓展” 146
教學細節 4 在多元評價中“反思” 147
◎ 理念提升 項目式學習指向真實世界的問題解決 149
教學理念 1 從線性封閉的知識獲取轉向開放共創的新經驗建構 150
教學理念 2 從散點無序的問題堆砌轉向聚核驅動的結構化任務 151
教學理念 3 從簡單良構的虛擬情境轉向復雜劣構的真實情境 153
教學理念 4 從水平重復的平面學習轉向不斷進階的持續探究 154
教學理念 5 從學習結果的個體獨享轉向解釋答疑的公開發布 154
教學理念 6 從模糊粗放的結果評價轉向多元豐富的全程評價 155
第九章 挑戰性學習
◎ 教學現場 單元整合式挑戰性學習 159
教學現場 1 進入情境,產生疑問 159
教學現場 2 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63
教學現場 3 聚焦主題,討論分享 165
◎ 細節分析 在挑戰性學習環境中激發潛能 168
教學細節 1 創設情境,激活主動的學習狀態 168
教學細節 2 重組任務,喚醒復雜的思維過程 169
教學細節 3 小組合作,探求解決問題的*佳方案 170
教學細節 4 實踐體驗,聯結豐富的知識結構 171
教學細節 5 目標驅動,觸發充分的互動協作 172
◎ 理念提升 挑戰性學習是面向未來的新型學習方式 173
教學理念 1 挑戰性學習是屬于學生的 173
教學理念 2 挑戰性學習是真實開放的 174
教學理念 3 挑戰性學習是促進發展的 175
第十章 創意學習
◎ 教學現場 創意魔法與互動 178
教學現場 1 手的魔法:我們的小手會說話 178
教學現場 2 向陽花開:跟著梵高奇思妙想 182
◎ 細節分析 創意魔法,指尖上的智慧 186
教學細節 1 魔法情境,創意發現 186
教學細節 2 手勢組合,創意聯想 187
教學細節 3 游戲沉浸,創意體悟 187
教學細節 4 引導欣賞,創意生成 188
教學細節 5 經典重構,創意表現 188
◎ 理念提升 用創意學習激發無限可能 189
教學理念 1 創意學習成全偉大想象 189
教學理念 2 創意學習激蕩多元對話 190
教學理念 3 創意學習需要心智自由 191
第十一章 多元評價
◎ 教學現場 復雜學習項目中的學生評價 195
教學現場 1 明確項目需求及挑戰性任務要求 196
教學現場 2 開展前期研究,解決設計難點 197
教學現場 3 完成設計方案,不斷在制作中改進 200
教學現場 4 對項目成果、過程方式進行反思評價 202
◎ 細節分析 充分挖掘評價的多元功能 206
教學細節 1 評價應關注學生的多維素養 206
教學細節 2 評價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 207
教學細節 3 評價應鼓勵學生的主體參與 207
教學細節 4 評價應關注學生的差異性 208
教學細節 5 評價應體現增值性 209
教學細節 6 評價應允許采用多種形式 209
◎ 理念提升 多元評價融入學習生活 210
教學理念 1 差異性:評價內容的多元 210
教學理念 2 共同的責任:評價參與者的多元 214
教學理念 3 選擇性:評價方式和手段的多元 218
第十二章 教學文化
◎ 教學現場 傳承、發展與創新 223
◎ 細節分析 文化視域下的課堂微觀聚焦 231
教學細節 1 學生是立于課堂*中心的文化因子 231
教學細節 2 轉“教”向“學”,建構學科育人的教學文化 232
教學細節 3 交流共享,在深度對話中分享智慧 234
教學細節 4 培育理性思維方式 234
教學細節 5 學習是共同悟“道”的文化之旅 235
教學細節 6 在深度學習中孕育創新思維 236
◎ 理念提升 從知識傳承走向文化創生 237
教學理念 1 以師生共同發展為價值追求 237
教學理念 2 尋求兒童文化與成人文化的融通、互促與共生 239
教學理念 3 從知識傳承走向文化創生 241
后 記 243
展開全部
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 作者簡介
楊九俊,江蘇省教育學會名譽會長、研究員、特級教師,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主編、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分冊主編。多項研究成果先后獲國家、省政府獎。
彭鋼,江蘇省教育學會副會長、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先后擔任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江蘇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學科組專家、國家和省督學、南京大學兼職博導、江蘇省政府教育決策咨詢綜合組專家、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政策研究、學校管理研究、課程與教學研究。
蔣保華,江蘇省教育學會高中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南通市作家協會會員,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獲得者。出版專著《教育詩哲》,主編《小學學什么--英才是這樣煉成的》等。在《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等報刊上發表論文數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