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兒童家庭教育:孩子的宇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300749
- 條形碼:9787547300749 ; 978-7-5473-0074-9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兒童家庭教育:孩子的宇宙 本書特色
推薦購買:日本家喻戶曉的心理學大師——河合隼雄的力作《給未來的記憶》
推薦購買:日本家喻戶曉的心理學大師——河合隼雄的力作《心理治療之路》
推薦購買:日本家喻戶曉的心理學大師——河合隼雄的力作《孩子與惡》
推薦購買:日本家喻戶曉的心理學大師——河合隼雄的力作《孩子與學校》
《孩子的宇宙(精)》為日本集學者、心理治療大師和教育家于一身的河合隼雄的作品。書中通過兒童故事和作者的臨床案例,探討了孩子與家人、秘密、動物、時空、老人、死亡和異性的關系問題,引導成人們更趨近孩子心中的既陌生又神秘的宇宙。 說到孩子的心理療法,有些人會以為無非就是對孩子進行“分析”和“深入試探”。本書還稍微介紹了一些游戲療法的案例,也是為了消除這種誤解。說到底,治療要以對孩子的宇宙的敬畏之情為基礎來進行的。
兒童家庭教育:孩子的宇宙 內容簡介
每個孩子的內心都存在著一個宇宙,然而,在成人世界往往忽視了它的存在,甚至反過來以“教育”、“指導”的名義,“善意”地扭曲、壓制和破壞孩子的宇宙。河合隼雄以豐富的兒童心理治療經驗為基礎,結合諸多孩子的出走、畏懼上學等具體實例以及兒童文學名著為例,探討孩子豐富、深邃的內心世界,教我們體會許多在生活中看來普通、細微的情感。
兒童家庭教育:孩子的宇宙兒童家庭教育:孩子的宇宙 前言
孩子內心的宇宙· 孩子們存在于這個宇宙之中,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但是,是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在每個孩子的內心,都存在一個宇宙呢?它以無限的廣度和深度而存在著。大人們往往被孩子小小的外形所蒙蔽,忘卻了這一廣闊的宇宙。大人們急于讓小小的孩子長大,以至于歪曲了孩子內心廣闊的宇宙,甚至把它破壞得無法復原。一想到這種可怕的事往往是在大人自稱的“ 教育”、 “指導”和“善意”的名義下進行的,不由更加令人無法接受。
我忽然想到,所謂長大成人,也許就是將孩子們所擁有的如此精彩的宇宙存在逐漸忘卻的過程。這樣一來,人生似乎有點太凄涼了。
來自宇宙的信號· 孩子們清澈的目光,凝望著這個宇宙,每天都有新的發現。但是,遺憾的是,孩子們不大會向大人訴說關于這個宇宙的發現。也許是因為,他們模模糊糊地覺察到,如果一不小心這樣做了,那些不能理解的大人馬上就會著手破壞自己的宇宙。盡管如此,當遇上能夠對來自孩子的宇宙側耳傾聽的大人時,孩子們還是會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訴說他們的發現。
兒童家庭教育:孩子的宇宙 目錄
前言
I 孩子與家人
1.討人嫌的孩子
2.離家出走的愿望
3.作為變革者的孩子
Ⅱ 孩子與秘密
1.秘密花園
2.秘密的意義
3.秘密的保守和解除
4.尋找秘密的寶藏
Ⅲ 孩子與動物
1.動物的智慧
2.拒絕上學與小狗
3.幻想
Ⅳ 孩子與時空
1.什么是時間
2.通道
3.來自云彩之上
4.日本與西方
V 孩子與老人
1.作為引導者的老人
2.作為引導者的孩子
3.搗蛋鬼
Ⅵ 孩子與死亡
1.孩子會思考死亡
2.追悼死者
3.死的意義
Ⅶ 孩子與異性
1.異性兄弟姐妹
2.小王子
3.對異性的接近
后記
兒童家庭教育:孩子的宇宙 相關資料
1.討人嫌的孩子 ·抱有局外人感覺的孩子· 有些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個討人嫌的孩子。覺得在家人中,只有自己被當做外人。這種感情再強烈一點,甚至會發展為這樣一種想法,即認為自己也許并不是這個家庭的孩子。有些孩子會一直有這種感覺,也有一些孩子在一段時期里會有特別強烈的這種感覺。這種情形有時與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并無多大關聯,即使父母對孩子再疼愛,也會出乎意料地出現。換句話說,這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可以說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有一部精彩的兒童文學作品就準確而幽默地描寫了這樣一位小女孩,她與愛著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卻逐漸被逼入窘境,不得不認為每個人都不喜歡自己。這就是貝芙莉.克萊瑞(Beverly Cleary)的《雷蒙娜和媽媽》 (Ramona and Her Mother)。讓我們跟著故事的情節,探討一下那些“討人嫌”的孩子。
·雷蒙娜家的派對· 主人公雷蒙娜是一位七歲半的小姑娘。家里有爸爸、媽媽、姐姐比澤斯(Beezus)和她自己,一共四口人。這是一個極其普通的美國家庭,父母對孩子也非常疼愛,但對雷蒙娜來說,煩惱卻是無窮無盡的。故事從在雷蒙娜家舉辦的一次派對開始。在被邀請到派對上的人中,有一對肯普 (Kemp)夫婦,帶來了一個比雷蒙娜還小的小女孩薇拉珍(Willa Jean)。
這種情況在美國并不常見,雷蒙娜的父母也很為難,但是來的都是客,總不能拒之門外,這在美國也是一樣。于是,當大人們在派對上玩的時候,雷蒙娜就不得不擔任薇拉珍的保姆。姐姐比澤斯作為服務員被允許出入派對,而雷蒙娜卻只能和任性的薇拉珍一起待在廚房里。可以想象,在這種情形下,雷蒙娜越來越煩躁。偏偏匆匆走進廚房的媽媽還在雷蒙娜的耳邊說:“乖一點兒哦!” “雷蒙娜心想,我不是很乖的嗎?但是,媽媽來去匆匆,根本沒有發現雷蒙娜很乖。”大人們真是任意而為,明明忙得沒有注意,卻還強加于人地說著什么“乖一點兒”,真叫人受不了。
后來,雷蒙娜在煞費一番苦心之后,終于想出了把餐巾紙給薇拉珍玩,讓她一張一張地亂扔,展開了一場愉快的鬧劇,這一部分在這里就不詳述了。總而言之,非同尋常的派對結束了,客人們正在告別離去。這時,不知是誰看到了比澤斯,說了一句“你真是媽媽的貼心女兒”,媽媽也柔聲答道: “是啊,沒有這孩子的話,簡直支持不下去。”這段對話傳人了雷蒙娜的耳朵。她甚至還聽到別的客人說道,薇拉珍簡直和雷蒙娜小時候一模一樣。
這天夜里,雷蒙娜在臥室的鏡子里觀察著自己的臉。
“為什么哪怕一次也好,沒有一個人說過我是媽媽的貼心女兒呢?雷蒙娜心中想道。為什么媽媽不把沒有這孩子就支持不下去這句話用在我身上呢?” 雷蒙娜就這樣左思右想,難以入眠,而她的父母呢,大約絲毫也不知道自己不經意的話語和行為給心愛的女兒帶來了多大的心靈傷害,在派對之后的疲倦之中沉沉睡去。父母對于自己對孩子的愛,似乎有些太過自信。哪怕再怎么愛孩子,如果不去努力探索這種愛應該怎樣傳達,或者只顧愛孩子,卻不思考孩子會如何看待自己的行為,都不能算是稱職的父母。
1.討人嫌的孩子 ·抱有局外人感覺的孩子· 有些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個討人嫌的孩子。覺得在家人中,只有自己被當做外人。這種感情再強烈一點,甚至會發展為這樣一種想法,即認為自己也許并不是這個家庭的孩子。有些孩子會一直有這種感覺,也有一些孩子在一段時期里會有特別強烈的這種感覺。這種情形有時與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并無多大關聯,即使父母對孩子再疼愛,也會出乎意料地出現。換句話說,這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可以說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有一部精彩的兒童文學作品就準確而幽默地描寫了這樣一位小女孩,她與愛著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卻逐漸被逼入窘境,不得不認為每個人都不喜歡自己。這就是貝芙莉.克萊瑞(Beverly Cleary)的《雷蒙娜和媽媽》 (Ramona and Her Mother)。讓我們跟著故事的情節,探討一下那些“討人嫌”的孩子。
·雷蒙娜家的派對· 主人公雷蒙娜是一位七歲半的小姑娘。家里有爸爸、媽媽、姐姐比澤斯(Beezus)和她自己,一共四口人。這是一個極其普通的美國家庭,父母對孩子也非常疼愛,但對雷蒙娜來說,煩惱卻是無窮無盡的。故事從在雷蒙娜家舉辦的一次派對開始。在被邀請到派對上的人中,有一對肯普 (Kemp)夫婦,帶來了一個比雷蒙娜還小的小女孩薇拉珍(Willa Jean)。
這種情況在美國并不常見,雷蒙娜的父母也很為難,但是來的都是客,總不能拒之門外,這在美國也是一樣。于是,當大人們在派對上玩的時候,雷蒙娜就不得不擔任薇拉珍的保姆。姐姐比澤斯作為服務員被允許出入派對,而雷蒙娜卻只能和任性的薇拉珍一起待在廚房里。可以想象,在這種情形下,雷蒙娜越來越煩躁。偏偏匆匆走進廚房的媽媽還在雷蒙娜的耳邊說:“乖一點兒哦!” “雷蒙娜心想,我不是很乖的嗎?但是,媽媽來去匆匆,根本沒有發現雷蒙娜很乖。”大人們真是任意而為,明明忙得沒有注意,卻還強加于人地說著什么“乖一點兒”,真叫人受不了。
后來,雷蒙娜在煞費一番苦心之后,終于想出了把餐巾紙給薇拉珍玩,讓她一張一張地亂扔,展開了一場愉快的鬧劇,這一部分在這里就不詳述了。總而言之,非同尋常的派對結束了,客人們正在告別離去。這時,不知是誰看到了比澤斯,說了一句“你真是媽媽的貼心女兒”,媽媽也柔聲答道: “是啊,沒有這孩子的話,簡直支持不下去。”這段對話傳人了雷蒙娜的耳朵。她甚至還聽到別的客人說道,薇拉珍簡直和雷蒙娜小時候一模一樣。
這天夜里,雷蒙娜在臥室的鏡子里觀察著自己的臉。
“為什么哪怕一次也好,沒有一個人說過我是媽媽的貼心女兒呢?雷蒙娜心中想道。為什么媽媽不把沒有這孩子就支持不下去這句話用在我身上呢?” 雷蒙娜就這樣左思右想,難以入眠,而她的父母呢,大約絲毫也不知道自己不經意的話語和行為給心愛的女兒帶來了多大的心靈傷害,在派對之后的疲倦之中沉沉睡去。父母對于自己對孩子的愛,似乎有些太過自信。哪怕再怎么愛孩子,如果不去努力探索這種愛應該怎樣傳達,或者只顧愛孩子,卻不思考孩子會如何看待自己的行為,都不能算是稱職的父母。
·不愿被當成孩子看待· 不久之后的一天,媽媽在做針線活,雷蒙娜坐在一旁,也想做點兒什么,于是打算給玩具象艾拉芬(Ella Funt)做一條褲子。能夠在媽媽身邊一邊忙碌一邊聊天,真是再開心不過了。雷蒙娜沉浸在這種歡樂的氣氛中,同時仍然沒有忘記向媽媽問一句重要的話:“媽媽,我小時候真的像薇拉珍嗎?” 孩子就是在這一點上讓人感到可怕。在看似不經意的問題中,其實蘊含著非常重大的意義。這種時候,忙碌的父母嫌麻煩而隨口回答一句,就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很大的傷害。雷蒙娜的媽媽是這么回答的:“你小時候是個想象力豐富、精力充沛的小女孩,而且現在仍然是這樣。” 雷蒙娜對于這個回答總算放下心來。但是這樣的回答應該說也不能得滿分,這一點容后再談。就這樣,雷蒙娜一邊和媽媽閑扯,一邊做針線活,她發現要給艾拉芬做褲子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于是媽媽勸她縫一件簡單點的衣服,比澤斯也插嘴叫她別做褲子了,不如改做裙子。雷蒙娜終于爆發了,她大聲喊道,我就是要做褲子,才不要做什么裙子呢! 比澤斯當然是出于好意,想幫雷蒙娜擺脫困境才勸她做裙子的。但是,姐姐的這句話在妹妹聽來卻非常刺耳。她會覺得姐姐這句話是把自己排除在外,“我和媽媽的話有這個本領,你還做不了褲子”,因而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被當成孩子的待遇。雷蒙娜宣稱一定要做褲子,也完全有可以理解之處。
…… P4-7
兒童家庭教育:孩子的宇宙 作者簡介
河合隼雄,臨床心理學家、日本心理學界重磅級人物,在瑞士榮格研究所取得日本個榮格學派精神分析師資格。河合隼雄不僅為臨床心理學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還深入探討日本人的新型,并因而攝入日本文化及日本宗教的研究。2002年,河合隼雄受日本首相力邀出任日本文化廳廳長。2007年,河合隼雄去世后,日本民眾曾感慨道:“日本再無心理大師。”他是日本超人氣作家村上春樹的良師益友,日本天后作家吉本芭娜娜的心靈導師,繪本大師幾米的靈感來源。河合隼雄一生著作高達300余種,涉及學術專著、心理學普及讀物、心理治療方法、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家庭問題和社會問題、心靈成長、與名人的對談等。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