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印象心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1169595
- 條形碼:9787541169595 ; 978-7-5411-6959-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印象心理學 本書特色
本書依據社會心理學原理,結合諸多案例,看重分析與印象相關的心理結構問題,避免在印象形成過程中因偏見、先入為主、主觀預設、慣性思維等導致的認知偏差,擺脫印象形成過程中的誤區,獲得關于自我、他人和社會的認知,形成正確的判斷。
印象心理學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講解介紹社會心理學知識的通俗讀物,2021年由日本社會心理學學者田中知惠撰寫出版。書中依據社會心理學原理,結合諸多案例,著重分析與“印象”相關的心理結構問題,意在引導人們克服印象形成過程中因偏見、先入為主、主觀預設、慣性思維等導致的認知扭曲與偏差,經過由表及里、去偽存真的多方考察、深思,擺脫印象形成過程中的誤區,*終獲得關于自我、他人和社會的認知,形成正確的判斷。本書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知識性,有助于人們提高認知水平,在社會實踐中增強理性,減少誤判,少走彎路。
印象心理學 目錄
**章 人們在做判斷過程中的“認知結構”
→什么是“對人的印象” 2
→印象是怎么形成的 4
→人們在處理信息過程中所使用的“模式” 7
→人們在做判斷時的“直覺”與“熟慮” 10
→持有印象時的“自動思維過程”與“主動思維過程”
——功能的模式 11
→行動時的“系統 1”和“系統 2”
——程序的模式 19
→人們的認知只通過“自動思維過程”,能否順利地
運作下去 21
第二章 一種被稱為“偏差”的慣性思維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何為“偏差” 22
→“慣性思維”會給人們的判斷帶來哪些影響 23
第二編 對“別人”的印象是怎樣形成的
第三章 你能“看懂別人”嗎
→對人的認知容易受“確認偏差”的影響 42
→希望能發現什么呢
——“探索信息”的階段 45
→容易在哪方面形成記憶呢
——“記憶符號化”的階段 47
→回憶什么呢
——“探索記憶”的階段 49
→解讀出了什么
——“解釋”的階段 51
→能預見到什么呢
——“預測”的階段 55
第四章 你能讀懂“別人的情緒”嗎
→人們是怎樣“推斷”別人心理狀態的 59
→那個人應該是那樣想的
——推測時的“外行理論策略” 61
→那個人應該也是這樣認為的
——進行推測時的“模擬方略” 62
→區別運用“理論方略”與“模擬方略” 66
→認為自己“明白了”產生的影響 69
第五章 你為什么“喜歡那個人”呢
→當對人抱有好感時的“慣性思維” 72
→喜歡長得好看的人
——外在的魅力 73
→喜歡和自己相似的人
——想法的類似性 76
→喜歡經常能遇到的人
——熟知性 79
第六章 你是如何談論“別人的事情”的
→跟他人分享對“別人”的印象時會怎樣 83
→迎合現場的氣氛
——協調聽眾 84
→自己也開始這樣覺得
——相信自己說過的話 86
→為什么我們要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想法” 87
→用“不同的說話方式”分享你對別人的印象 88
→“預期行為”的說明會給聽者帶來什么
——語言預期偏差的影響 90
第三編 “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印象
是如何形成的
第七章 你是如何看“自己”的呢
→“對自己的認知”你有多少 94
→“自我圖式”的作用 95
→你想怎么看“自己” 101
→和“過去的自己”進行比較 112
第八章 你想讓別人如何看你呢
→別人是如何認為你的
——“自我表露”的理由 116
→在受到否定評價時更傾向于“期望自我表露” 117
→“自我表露”的兩個方式 120
→“自我表露”會如何影響自己 125
第九章 “別人是如何想你”的呢
→我們引人注目嗎
——聚光燈效應 127
→真的會像你預期的那樣嗎
——透明度錯覺 129
→我會被選上嗎
——自我目標偏差 132
第十章 你“所了解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嗎
→如果腦海中浮現出“重要的他人”的話,會改變對自
己的看法 134
→“內省”的界限 137
→如何用“自我總結”探尋那個難以發現的自己 139
第四編 “團體”的印象是如何打造的
第十一章 你如何看“那些人”
→刻板印象、偏見和歧視 144
→“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的
——“刻板印象”的形成 145
→“刻板印象”難以改變、難以消除
——“刻板印象”的維持 148
第十二章 你是如何與同伴談論“別人的事情”的呢
→其他人應該也是這么想的
——“刻板印象”的共享 158
→“信念”是如何被共有的 160
第五編 “那個印象”真的可以嗎
第十三章 偏見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固有“印象”的呢
→“慣性思維”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170
→因“慣性思維”出現的問題,或許是有益的 173
第十四章 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慣性思維”呢
→為什么說了解“慣性思維”很重要 175
→“慣性思維”到底會帶來多大的問題 177
→“偏差”沒有對錯之分 182
結語 184
印象心理學 作者簡介
田中知惠,日本明治學院大學心理學系教授,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畢業于早稻田大學文學部哲學系、心理學系。其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心理學和社會認知,主要著作有《消費者行為心理學:消費者與公司之間更好的關系》《社會心理學:從過去到未來》《社會與情感》《消費者心理學》。劉鵬,日本鹿兒島國際大學博士,現就職于遼寧對外經貿學院日語專業,任東方語言系系主任。曾翻譯杰克倫敦短篇小說《格博陀的一夜》(英譯日)等。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