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電商部專供-計算三部曲:計算的世界+計算的腳步+計算的未來(套裝共3冊) 版權信息
- ISBN:2200059000137
- 條形碼:2200059000138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電商部專供-計算三部曲:計算的世界+計算的腳步+計算的未來(套裝共3冊) 內容簡介
《計算的腳步》
計算機是20世紀*重要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我們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并且依然以極快的速度持續發展,它的應用范圍已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盡管我們每天都與計算機相伴,但可能很多人都沒了解過計算機的長達千年的發展歷史,以及它與“計算技術”的密切關系。因此,我們梳理計算機的漫長發展歷程,為讀者展示在這個過程中誕生的眾多里程碑式的計算設備以及相關的小知識。
通過本書,讀者能夠領略計算機發展的過去、現在和將來,從早期用于計算的一根根算籌,到之后的機械式計算機、機電式計算機、電子管計算機、晶體管計算機;再到現在被我們所廣泛使用的集成電路式計算機;*后走向未來,暢想未來計算機的奇妙。
我們選擇了40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計算設備,以及多位締造這些偉大發明的科學家,清晰、生動地描繪出計算機的發展之路,了解諸多知識與計算思維的同時,領會科學家們的思想與精神。
《計算的世界》
如今,我們的生活幾乎處處被機器人、機器學習、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包圍著,這些時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且備受關注的技術,背后有什么奧秘呢?本書將生活中的24個案例分為生活、學習、工作、交通、娛樂這5個篇章,涉及的案例包括疫情防控、自動駕駛、網絡安全、虛擬現實、云備份等,剖析它們背后與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相關的知識,深入淺出地科普計算技術。
7個發展時代,40個劃時代的計算設備,160+張手繪圖,為你描繪了一個生動、神奇的計算大世界。在這里,你可以穿越千年回到過去,看看我們手邊的計算機曾經的樣子;在這里,你也可以穿越百年抵達未來,看看計算機未來的模樣。一個個偉大的科學家將在書中與我們見面,一個個有趣的知識將在書中等待我們探索,跟著計算的腳步,走向科技的遠方。
《計算的未來》
了解過計算技術在歷史上的一步步演化,體驗過身邊那些融入生活點滴的計算技術,那么在未來的科幻世界中,計算技術會以什么樣的形態出現在我們身邊,并讓我們的生活進一步改變呢?本書由計算機領域的科學家和科幻作家攜手打造,為讀者描繪一個未來世界,看看在那里,計算技術會發展成什么樣子。
本書適合對計算技術未來發展趨勢和科幻文學感興趣的讀者。
電商部專供-計算三部曲:計算的世界+計算的腳步+計算的未來(套裝共3冊) 目錄
《計算的腳步》
《計算的世界》
電商部專供-計算三部曲:計算的世界+計算的腳步+計算的未來(套裝共3冊) 作者簡介
王元卓
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大數據研究院院長,大數據分析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中國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杰出會員、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主任。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6項科技獎。2019年入選科普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2020年、2022年兩次入選“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國候選人。全國優秀科普圖書《科幻電影中的科學》系列科普圖書的作者。電視劇《三體》,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科學顧問。
包云崗
博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兼任先進計算機系統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中國開放指令生態(RISC-V)聯盟秘書長、RISC-V國際基金會理事會成員。中國開源芯片方向的倡導者與引領者,帶領團隊在國內率先開展了一系列開源芯片實踐,成為開源處理器芯片方向上全球主要科研團隊之一。在國科大啟動 “一生一芯”計劃,率先探索芯片人才培養的“硅上教學”新模式。曾獲“CCF-IEEE CS”青年科學家獎、共青團中央“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榮譽稱號。
計湘婷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計算機學會科普工委副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現任百度高校合作部副總監,主管百度集團產學研及技術品牌相關工作。長期致力于人工智能科普規律研究及內容創作,出版多部青少年AI科普圖書、高校AI教材和譯著,所著青少年系列科普叢書《大圣陪你學AI》入選首屆“CCF科普閱讀推薦圖書”榜單,中國自動化學會普及工委“科普百人團專家”成員。
李靜遠
博士,北京工商大學教授,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科普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大數據專家委員會正式委員,河南省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專家委員會委員,受聘上海科技大學企業導師。曾任騰訊產學合作總監,阿里云科研技術合作總監,中科院計算所高級工程師。獲錢偉長中文信息處理科學技術一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中國電子學會技術發明二等獎等獎項。
翟立東
博士,現任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理事,中國網絡空間新興技術安全創新論壇秘書長,中國網絡空間安全人才教育論壇理事,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競評演練工作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曾參與國家科技部“十二五” 863信息技術領域“網絡與信息安全”方向的科技戰略規劃,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國家科技部863重大課題、國家發改委、中科院戰略先導專項、中科院重點項目等多項課題。
崔原豪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博士,芬蘭阿爾托大學聯合培養博士,曾任佰辰科技CTO。擔任國際學術會議Mobicom 2022, ICASSP 2022, ICC 2022, WCNC 2022/2021、IWCMC 2021分論壇主席,現任IEEE通信學會新興技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國計算機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主任助理、北京新聯會網絡知名人士分會理事。
張國強
博士,南京師范大學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教授,入選江蘇省333工程、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中國計算機學會互聯網專委會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網絡與通信專委會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委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在國內外高水平期刊和會議發表論文60余篇,獲得美國授權發明專利2項。
張旅陽
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博士,講師,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競評演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大連外國語大學網絡空間多語言大數據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貴州師范大學大數據安全重點實驗室技術委員會專家。
王姝
制片人、傳播學者、中國科學與影視融合項目發起人,專注于科學傳播的創新研究及路徑探索。中國科普作協科學與影視融合專委會副主任,就職于中國空間站望遠鏡科學工作聯合中心。國家干部培訓教材終審專家,中國電影文學獎“夏衍杯”評委,第九屆、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展評委,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16篇,在《光明日報》《科技日報》及人民網、光明網、人民政協網、中國社會科學網發表文章50余篇,獲中國科技新聞學會2021年“科技傳播獎”等獎項。電影《流浪地球2》科學團隊執行制片人,《外太空的莫扎特》行政監制、《獨行月球》《智能時代》策劃,電視劇《三體》《球狀閃電》科學顧問。
鮑遠福
文學博士、貴州民族大學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理論學會會員,主要從事文藝理論、科普科幻、網絡文化與傳播的教學與研究。
陳楸帆
科幻作家、編劇、翻譯、策展人。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與藝術學院,中國作協科幻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普作協副理事長、耶魯大學麥克米蘭中心訪問學者、博古睿學者。曾獲得茅盾新人獎、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中國科幻銀河獎、世界奇幻科幻翻譯獎、《亞洲周刊》年度十大小說、德國年度商業圖書等國內外獎項,作品被翻譯為20多國語言,代表作有《荒潮》《人生算法》《AI未來進行式》等。
何自強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學與影視融合專業委員會委員、電影導演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