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甲子回眸 世紀新篇——天津音樂學院教師學術文集精選(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3066744
- 條形碼:9787103066744 ; 978-7-103-0667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甲子回眸 世紀新篇——天津音樂學院教師學術文集精選(上) 內容簡介
本書為天津音樂學院教師2000年至2020年在各類期刊發表論文的匯編,共精選了105篇,分為上、下兩冊,反映了天津音樂學院進入21世紀以來在學術研究、理論創新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績。這些論文涉及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樂學、民族樂器演奏、西洋樂器演奏、聲樂演唱、藝術管理、舞蹈表演與編導、戲劇理論、舞美設計等36個專業方向,并在在這兩本書稿中歸為“音樂創作與作曲技術理論”“傳統音樂研究”“音樂史學研究”“藝術管理與音樂翻譯”“音樂評論與音樂美學”“音樂表演研究”“音樂教育研究”“舞蹈與戲劇”8個版塊,其中上冊包含前4個版塊,共44篇論文。本冊為上冊。
甲子回眸 世紀新篇——天津音樂學院教師學術文集精選(上) 目錄
音樂創作與作曲技術理論研究
京劇元素在當代音樂創作語境中的重構——揚琴協奏曲《鳳點頭》創作札記
音樂是世界語言——對民樂(中樂、國樂或者華樂)創作的點滴思考
勛伯格《拿破侖頌》音高結構特點分析
論大屬九和弦在德彪西《夜曲》中的結構地位和作用
論中華樂隊組合與排列并試探中華樂隊發展之道
“樂改”何從?
現代音樂創作中的復風格及應用手法
《燕趙》縱橫談——以《第六交響曲》 樂章為例解析鮑元愷的復調創作思維
析施尼特凱《 大提琴協奏曲》音高結構手法
“隱性的創新”——談庫爾塔格創作技法的繼承與延伸式創新
融匯 探索 創新——阿根廷作曲家希納斯特拉的音樂語言風格與成因探究
想象與重塑:希納斯特拉〈普內納二號》的立意、內涵與技法研究
爵士和聲低音聲部的線性聽覺
傳統音樂研究
對劉永福先生多篇有關“同均三宮”文章的回應
再談“苦音”的由來、構成與特性音——用潮樂“二四譜”樂調體系精準地解讀“苦”的構成等一系列問題
論駱玉笙駱派京韻大鼓的唱腔特色
中國戲曲音樂作品分析導論
中日尺八之比較研究
琴學述略
張子謙先生古琴藝術初探
李允中先生與天津近現代琴壇
解析前南里村鑼鼓譜合頭與合尾
文化重構中丟失了什么?——從天津皇會儀式音樂談起賈
音樂史學研究
中國古代應用律學與理論律學的分鑣
京房六十律“律值日”理論律學思維闡微
音樂考古學:名稱、定義和學科屬性
石峁骨簧的音樂歷史意義
中國古代歌詞概述(上)
中國古代歌詞概述(下)
音樂學分析的原則與無原則
從信仰和儀式角度研究 教音樂周小靜
永恒的魔咒——瓦格納《指環》之“洛杉磯風格”解析
一種“整體文化”釋讀——2010洛杉磯《指環》藝術節(Ring Festival LA)述評
兩種作曲實踐的論戰——對“阿圖西一蒙特威爾第”之爭的分析、評價和再審視
女性主義敘事學下“阿圖西-蒙特威爾第之爭”的性別修辭——評庫西克《性別化的現代音樂》的敘事策略
激進者達爾豪斯——論達爾豪斯音樂史學研究的歷史創新與當下生命
藝術管理與音樂翻譯研究
經典藝術的青年受眾拓展思路與方法研究
藝術節對提升我國文化藝術 影響力的作用探究
來自 音樂節的六大啟示——“ 藝術節與城市發展高峰論壇”綜述
藝術節節目設計的若干新理念——參與邁克爾·哈弗里格工作坊有感
論文藝記者的職業定位及修養
語篇層次的音樂文獻翻譯
外文歌曲譯配中腔詞關系處理技巧新探
歌詞翻譯等值成分研究——借鑒“卡特福德翻譯理論”的英文歌曲漢譯探索實踐
編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