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外美術交流和藝術邦交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193447
- 條形碼:9787564193447 ; 978-7-5641-9344-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外美術交流和藝術邦交 本書特色
《中國抗日戰爭美術研究》(共6冊)為“十三五”國家重點規劃項目,2020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市場上空白,無同類書,作為民國美術史的補充與抗戰美術史,急需作為學術建構和參考材料。
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外美術交流和藝術邦交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6章,內容包括:劉海粟在南洋的抗戰籌賑畫展及其美術外交、徐悲鴻在東南亞舉辦的抗戰籌賑畫展、張善孖的抗日籌賑畫展及其美術外交、民間文化大使張書旂的美術外交活動等。
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外美術交流和藝術邦交 目錄
引論
**章 劉海粟在南洋的抗戰籌賑畫展及其美術外交
**節 劉海粟在荷屬東印度舉辦的抗戰籌賑畫展
一、宣揚中國文化、聯絡邦交、協助抗戰、慰勞僑胞
二、荷印美術館主辦的劉海粟巡回畫展
三、開展美術外交,助力籌賑抗戰
第二節 在馬來半島舉辦籌賑畫展:聯絡邦交、盡報國的責任
一、赴新加坡展畫,盡報國的責任
二、劉海粟在馬來半島開展的美術外交
三、未雨綢繆:國內慈善籌賑畫展熱身
第二章 徐悲鴻在東南亞舉辦的抗戰籌賑畫展
**節 赴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多次舉辦籌賑畫展
一、“為國家抗戰盡責任”:徐悲鴻在新加坡舉辦籌賑畫展
二、徐悲鴻在新加坡展開的肖像畫外交
三、再創作一批抗戰題材的作品籌賑
四、徐悲鴻奔走南洋再籌賑
第二節 增進中印兩國的友誼:徐悲鴻在印度的展覽及創作活動
一、作為“中國文化之使者”的徐悲鴻
二、通過寫生、創作促進中印美術文化的交流
三、中印大師與大師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
四、對徐悲鴻籌賑畫展之評價
第三章 張善孖的抗日籌賑畫展及其美術外交
**節 救國家于危亡
一、張善孖的抗戰繪畫:中國怒吼了!
二、張善孖的國民外交活動:爭取國際支持,籌募抗日經費
三、《飛虎圖》神助中美合作抗日
第二節 “虎圣”周游美國進行抗日籌款募捐
一、“多賣出一張畫,就多一顆射向敵人的子彈”
二、揮毫助賑、國畫西揚,榮膺榮譽法學博士
三、做抗戰國民外交宣傳,積勞仙逝
第四章 民間文化大使張書旂的美術外交活動
**節 “和平之鴿”飛入白宮
一、巨型中國畫《百鴿圖》的問世
二、國畫《世界和平的信使》:來自中華民族愛好和平的象征
三、用藝術彰顯世界和平
第二節 張書旂在美國、加拿大的美術外交
一、民間文化大使——張書旂
二、“和平之鴿”翱翔加拿大
第五章 抗戰時期中蘇兩國的美術邦交
**節 中蘇文化協會與抗戰時期的中蘇美術交流
一、中蘇文化協會的成立
二、中蘇文化協會與中蘇美術展覽的交流
三、《中蘇文化》雜志與中蘇美術的互動交流
第二節 全面抗戰時期的中蘇美術交流
一、中蘇漫畫藝術的交流
二、“蘇聯漫畫展覽”與蘇聯漫畫藝術在中國的傳播
第三節 中蘇木刻版畫的互動交流
一、給蘇聯人民的寫信活動推動中蘇木刻的交流
二、蘇聯藝術家對中國木刻的評論引發的中蘇木刻互動交流
三、蘇聯木刻版畫在中國的展覽與傳播
第四節 “中國戰時藝術展覽會”與中蘇美術的互動交流
一、“中國戰時藝術展覽會”的籌備
二、“中國戰時藝術展覽會”推動中蘇兩國美術的互動交流
第六章 抗戰時期中國與同盟國的美術交流
**節 中國與英國的美術交流
一、中英繪畫藝術的互動交流
二、英國版畫在中國嶄露頭角
第二節 中國與美國的密切美術交流
一、中美民間的交流與中國抗戰美術作品在美國的宣傳展覽
二、中國抗戰木刻在美國的刊發流播
三、賽珍珠等人對中國抗戰木刻在美國傳播的貢獻
第三節 中美抗戰郵票的邦交
一、美國總統羅斯福與中國抗戰繪畫郵票的發行
二、抗戰郵票為中美兩國人民結下深厚的友誼
第四節 中國與英屬印度的美術交流
一、印度國際大學與中印美術的交流
二、中國與英屬印度的木刻藝術交流
三、葉淺予與中印美術的交流
四、育才學校在印度舉辦繪畫、木刻展覽會
結語
附錄一 中外美術交流和邦交重要歷史文獻
一、D.查斯拉夫斯基(D.Zaslavsky)著,華劍譯:《莫斯科中國藝展記》
二、王琦:《中美木刻藝術之交流》
三、張書旂:《我送了一幅百鴿圖給羅斯福》
附錄二 圖版目錄
附錄三 主要參考資料
后記
敬告
作者簡介
展開全部
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外美術交流和藝術邦交 作者簡介
胡光華,美術學博士,從2000年起歷任華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華南師范大學首批特殊崗位教授和特聘崗位教授,上海大學藝術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和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學位委員會副主席,泰國宣素那他皇家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暨南大學客座教授,四川美術學院中國抗戰大后方美術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上海市學位委員會美術學科評議組委員,中國航海博物館文物鑒定專家,《中國美術研究》副主編等職。著有《中華民國美術史(1911-1949)》(獲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教育部頒發第二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三等獎)、《中國近代美術史(1911-1949)》、《中國明清油畫》、《中國近現代美術史(1911-1949)》、《澳門繪畫史》(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學術研究獎學金)、《八大山人》、《中國畫藝術專史?山水卷》、《中國設計史》等20余部著作,在《文藝研究》《美術研究》《美術觀察》《美術與設計》《美術》《裝飾》和澳門《文化雜志》、臺灣《藝術家》等藝術類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