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海岸風景線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348564
- 條形碼:9787533348564 ; 978-7-5333-4856-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海岸風景線 本書特色
學術性歷史文化通俗讀物。圖文并茂、深入淺出地講述中國海港、燈塔和炮臺的歷史故事。本書結構嚴整,內容詳實,文字質樸而富于邏輯性,嚴謹而不刻板,活潑而不輕浮,融航海貿易、海防建設、海洋科技等于一體,從海港、燈塔、炮臺三個維度介紹了有關歷史文化內涵,反映了中國海洋貿易和海上抗擊外來侵略的歷史。書稿深入淺出,圖文結合,充滿正能量,是向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的上佳讀本。可以申報主題出版重點選題。 海陸之間,屏齒相依抑或屏亡齒寒,既視乎經濟形態、航運技術、軍事實力、政治策略而推移亦因時、因地、因人、因勢而變遷。然則在32000公里的大陸及海島海岸線上,那些串珠一股的港口、燈塔、炮臺、見證著中華民族的生息,譜寫著黃色文明的旋律,記錄著中國人的探素精神中國海岸鳳景線》,既是作者聲情并茂的“陸”國圖志,也是筆者眼里的海岸傳奇 ——胡阿祥,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六朝博物館館長,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 中國地名大會”特邀真賓 中華民族是*早認識和利用海洋的民族之す。從遠古時代起,就在江河湖海向穿行探東且有文獻記載。著名的海」絲綢之路,構成丁聯緯亞非歐兒大文明的貿易和交流通道。本書從海洋更的角度,系統勾勒了中國沿海港口、燈塔和炮臺的歷更。全書圖文結合、深人淺出,資料干富條理清晰,是。本內容豐贍而又通俗易懂的海洋歷史文化普及談物,值得推薦。 ——王日根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 海港是陸地與海洋的交會點,一個個海港申聯成海上絲綢之路,遍布于中國海岸線的燈塔是具有鮮明個性和豐富內涵的人文景點;向海而立的老炮臺,則串聯起近代中國抵御外辱的歷史,成為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象征。本書完美星現了三者獨特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湖,相信讀者可從中獲得許多意外的驚喜與收獲 ——梁二平海洋文化學者,深圳大學海洋藝術研究中心學術總監
中國海岸風景線 內容簡介
一本高品質大眾化的海洋歷史文化通俗讀物,專家學者寫給社會公眾的人文歷史書。中國具有漫長的海岸線,海岸線上的港口、燈塔、炮臺已經或正在成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本書上下五千年、縱橫六萬里,以三者地理位置為經,人文歷史為緯,圖文并茂、深入淺出地勾勒了我國沿海主要港口、燈塔和炮臺的來龍去脈、前世今生。既有宏大敘事,又有細節描繪。文本詳略得當,邏輯清晰,圖文并茂,史論結合,完美呈現了中國漫長海岸線的人文自然混合景觀——港口、燈塔與炮臺的悠久歷史及豐富的科學文化內涵。全書三個篇章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生動再現了我國海岸線上曾經發生的真實歷史和傳奇故事。
中國海岸風景線 目錄
中國海岸風景線 作者簡介
劉慧宇,女,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廈門大學、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后。現任福建江夏學院教授、副校長。長期專注于中國金融、經濟領域的研究,在民國金融史研究方面取得諸多成果。專著《中國中央銀行研究(1928―1949)》《抗戰時期中央銀行體制研究》是中國學術界在中國中央銀行史研究領域的代表性成果。在區域經濟研究領域,較早提出以福建雙都市圈為核心的核心邊緣體系建設構想。先后在《中國經濟史研究》《民國研究》等重要刊物發表論文近百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著作曾獲省級五個一工程圖書獎、最佳圖書獎等。主持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資助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省社科規劃重大委托項目等省部級及以上項目十余項。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