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電影理論體系建構·電影美學:第九屆全國電影學青年學者論壇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854114
- 條形碼:9787507854114 ; 978-7-5078-5411-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電影理論體系建構·電影美學:第九屆全國電影學青年學者論壇論文集 本書特色
構建中國電影理論新高度,探尋電影美學新境界。
探索新時代、新電影、新理論,為建構中國電影理論體系提供助力。
中國電影理論體系建構·電影美學:第九屆全國電影學青年學者論壇論文集 內容簡介
第九屆全國電影學青年學者論壇由北京電影學院主辦,本文集是對參與論壇的優秀論文的匯總,展示論壇優秀研究成果。本次論壇主要有兩個論題:“ 新時代中國電影理論體系建構”和“重回本體——電影美學與新技術挑戰”.本文集從眾多論文中評選出22篇,展現了青年電影學生和學者對于電影理論及實踐方面的研究和思考。。
中國電影理論體系建構·電影美學:第九屆全國電影學青年學者論壇論文集 目錄
理論在中國的傳播 楊 洲 / 001
象形文字與敘事意象:“中國電影敘事學”的必要性
與可能性探索 杜若飛 / 012
“想象世界”的內與外:幻想類電影的想象力消費實踐 李 卉 / 031
局限與偏差:電影符號學的中國觀念史及問題辨析 崔久成 / 043
“去依附”:論中國電影理論的外生動力與內在機制 陳 昊 / 057
“傷痕”文藝的媒介共同體:以《楓》的“小說—連環
畫—電影”文本鏈為核心 張小迪 / 070
建構“中國導演史”:從新時期初期電影的三個核心
問題出發 王 垚 / 090
作為詩性的生成機制:影像歷史詩學轉義修辭的內在
肌理與價值取向 楊 鵬 / 107
祛魅為何與“降維”回望:重思電影索引性 玄莉群 / 125
躍向光滑空間:“靈韻”凋敝后的影像入侵與距離重構 陳可馨 / 140
數字時代重回本體: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啟示 張 引 / 158
分裂的視覺經驗與電影觀眾的誕生:論電影媒介考古
視域下的觀眾譜系及其主體困境 侯東曉 / 172
從計算人文到計算電影:AI 時代電影研究的新范式 薄一航 / 195
從“貧乏影像”到“權力影像”:AI 算法時代的影像政治 周厚翼 / 212
電影的觀看范式:從被動的集體歡騰到具身的觸感視覺 曹敬波 / 235
數字時代的“后迷影” 賴薈如 / 250
VR 電影觀影主體的意識和身體關系研究 李雪莉 / 267
人工智能語境下電影藝術的美學變化與文化癥候 何昶成 / 283
后電影:復古未來主義的進路 王淞可 / 297
游戲引擎技術與電影虛擬影像創作新機制 薛精華 / 311
“神經—影像”電影批評方法與理論維度 章文哲 / 323
創傷與電影:一種時間角度的考察 李 飛 / 338
中國電影理論體系建構·電影美學:第九屆全國電影學青年學者論壇論文集 作者簡介
王海洲,電影學博士,北京電影學院教授、研究生院院長、圖書館館長,博士生導師。教育*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首席專家,F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全國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員兼戲劇與影視分委會召集人;國家一級學會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副會長兼影視史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曾榮獲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北京市長城學者、北京市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等榮譽稱號。英文學術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film studies(《中國電影研究》)主編、《當代動畫》主編。個人專著《想象中國:20世紀80年代中國電影研究》曾榮獲第8屆教育*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該書英文版 Imagined China: Research on Chinese Films in the 1980s 在2022年由Routledge出版社出版。專著《中國電影110年(1905—2015)》榮獲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第十一屆“學會獎”著作類一等獎、中國文聯“啄木鳥”杯2018年度中國文藝評論著作類優秀作品,該書入選2022年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推薦書目。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