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視覺藝術中的意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27445
- 條形碼:9787100227445 ; 978-7-100-22744-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視覺藝術中的意義 內容簡介
本書初版于1955年,收錄了潘諾夫斯基三十多年來的若干名篇,堪稱20世紀藝術史中的關鍵性著作,也一直作為歐美藝術史學生的標準讀物。它不僅揭示了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們豐富的生活和工作細節,更主要的是,深刻討論了視覺藝術中涉及作品內容的圖像志與圖像學問題。作者從“一個圖像可以再現一物,象征另一物,而表達其他物”的視角出發,詳盡考察了提香、普桑、丟勒的作品以及圣德尼修道院院長敘熱的生平。作為歐洲語言、歷史與文化的大師,潘諾夫斯基以出色的學術研究能力對“人體比例理論”和“瓦薩里編《素描集》的**頁”做出令人敬佩的闡述;還以敏銳的洞察力對英語與德語在藝術史研究與表達方面的異同做出了極具啟發的比較。
視覺藝術中的意義 目錄
視覺藝術中的意義 作者簡介
歐文•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出生于德國漢諾威,1921年進入漢堡大學參與創立藝術史系,1934年因納粹上臺移居美國,先任教于紐約大學,后進入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新成立的歷史研究所,直至退休。他一生都在探索圖像與觀念的關系,其思想不僅奠定了現代圖像學理論,也對整個人文學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藝術史學者,使藝術史學科受到世人尊敬。英國學者肯尼斯•克拉克把他描述為“那個時代最偉大的藝術史家”。其代表作有《圖像學研究》《理念》《丟勒的生平與藝術》《哥特式建筑與經院哲學》《早期尼德蘭繪畫》《視覺藝術中的意義》《西方藝術中的文藝復興與歷次復興》等。 譯者簡介: 邵宏,1958年出生,現為自由譯者與作者。主要譯作有《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與藝術》《論藝術與鑒賞》《風格問題:裝飾歷史的基礎》《藝術批評史》等,主要著作有《美術史的觀念》《衍義的“氣韻”:中國畫論的觀念史研究》《設計的藝術史語境》《東西美術互釋考》等。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