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審訊語言學的理論基礎
**節 審訊語言學的概念和性質
第二節 審訊語言學的研究對象和特點
第三節 審訊語言學的研究方法和學科形成
第四節 審訊與供述的語用行為沖突
第五節 犯罪嫌疑人抗審的語用行為路徑
第六節 審訊的語用行為方法
第二章 審訊語言的基本屬性
**節 審訊語言的語音聲調
第二節 審訊語言的修辭形式
第三節 審訊語言的表述
第四節 審訊語言的情境
第五節 審訊活動中的無聲語言
第三章 審訊語言的語體
**節 審訊語言的語體特征
第二節 審訊的問答型語言體式
第三節 審訊的勸說型語言體式
第四節 審訊的介入型語言體式
第五節 審訊的定位型語言體式
第六節 審訊的否定型語言體式
第七節 審訊的堵退型語言體式
第四章 審訊的語用行為過程
**節 審訊的語用行為
第二節 審訊的語言信息
第三節 審訊的語言推理
第四節 審訊語言的原則
第五節 法律阻卻事由下的審訊語用行為方法
第五章 審訊涉案關系的語用行為模式
**節 審訊涉案關系的語用行為過程
第二節 審訊介入涉案關系的語言模式
第三節 調動審訊空間參與性的語用行為
第四節 犯罪嫌疑人退路條件選擇的審訊語用行為方法
第五節 犯罪嫌疑人退路條件掌控的審訊語用行為方法
第六章 犯罪嫌疑人抗審心理轉換的審訊語用行為方法
**節 封控謊言的語用行為方法
第二節 利用錯覺信息確認涉案事實的語用行為方法
第三節 確認存在的語用行為方法
第四節 犯罪嫌疑人抗審心理支點更換與擊破的語用行為方法
第五節 前提默認涉入的語用行為方法
第六節 犯罪嫌疑人假想惡性的心理行為屬性
第七節 降低惡性的語用行為方法
第七章 審訊語言信息轉移的語用行為方法
**節 審訊中內部語言的產生
第二節 審訊語言信息轉移的對抗性
第三節 審訊語言信息轉移的心理基礎
第四節 審訊語言信息轉移的偵查意識
第五節 審訊語言信息轉移的意志過程
第六節 審訊語言信息轉移的前提條件
第七節 審訊語言信息轉移的攝取
第八章 犯罪嫌疑人心理支點更換的審訊語用行為方法
**節 犯罪嫌疑人隱瞞對抗的心理支點與退路
第二節 犯罪嫌疑人前衛心理支點與后衛心理支點更換的語用行為方法
第三節 犯罪嫌疑人心理需要滿足的審訊語用行為方法
第四節 犯罪嫌疑人臨界心理狀態下的不甘心心理需要的產生與滿足的審訊語用行為方法
第五節 犯罪嫌疑人臨界心理狀態轉換供述行為的審訊語用行為方法
第九章 犯罪嫌疑人謊言抗審的語用行為規律及審訊人員的揭謊與導謊
**節 犯罪嫌疑人謊言抗審的基本語用行為
第二節 犯罪嫌疑人謊言的識別方法
第三節 心理測試技術在審訊中的運用
第四節 審訊人員揭謊與導謊的語用行為方法
第十章 審訊活動中肢體語言的語用行為
**節 犯罪嫌疑人抗審的肢體語言概述
第二節 犯罪嫌疑人抗審的肢體語言反應
第三節 審訊人員肢體語言的影響
第十一章 犯罪嫌疑人處于不同心理狀態下的審訊語用行為
**節 犯罪嫌疑人抗審行為的心理層面反映定式
第二節 促進犯罪嫌疑人供述動機形成的審訊語用行為
第三節 導人犯罪嫌疑人心理證據的審訊語用行為方法
第四節 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心理限制的審訊語用行為
第五節 犯罪嫌疑人趨利避害的審訊語用行為
第六節 審訊人員證據運用的語用行為
第七節 轉化犯罪嫌疑人定勢心理的審訊語用行為
第八節 犯罪嫌疑人臨界心理的審訊語用行為
第九節 犯罪嫌疑人供述矛盾的審訊語用行為
第十二章 知己知彼的審訊語用行為方略
**節 審訊失敗的原因
第二節 審訊語用行為的切入點
第三節 犯罪嫌疑人退路選擇的自我評估
第四節 犯罪嫌疑人供述心理障礙的支點轉移
第五節 犯罪嫌疑人供述心理的需要條件
第六節 犯罪嫌疑人隱瞞條件構筑的心理支點的更換
第七節 犯罪嫌疑人涉案原因的心理支點更換方法
第八節 使犯罪嫌疑人產生原因認可的審訊語用行為
第十三章 認知條件下的審訊語用行為技巧
**節 供述的認知條件
第二節 對抗條件喪失的自我意識的來源
第三節 設置自我意識的認識差異的語用行為技巧
第四節 直達犯罪目標的語用行為
第五節 直達犯罪動機的語用行為
第六節 滿足意識存在的語用行為
第七節 剝離犯罪關系的語用行為
第八節 借助關系的語用行為技巧
第九節 再現犯罪心理現場的語用行為技巧
第十節 運用認知概率的語用行為
第十一節 激活間隔心理效應的語用行為技巧
第十二節 審訊的語用行為態勢
第十四章 心理置換的審訊語用行為技巧
**節 趨利避害的供述行為
第二節 心理置換的認知條件
第三節 心理置換的客觀條件
第四節 心理置換的支點選擇
第五節 親情置換的語用行為技巧
第六節 求生置換的語用行為技巧
第七節 利弊選擇的語用行為技巧
第八節 建立超我形象的語用行為技巧
第九節 觀念置換的語用行為技巧
第十節 激情置換的語用行為技巧
第十一節 針對抗審不同階段的語用行為對策
第十五章 促進意識經驗泄露的審訊語用行為技巧
**節 意識經驗泄露與供述認罪的關系
第二節 意識經驗反映的語用行為
第三節 慣性經驗反映的語用行為
第四節 粘連經驗表現的語用行為
第五節 分解經驗表現的語用行為
第六節 記憶經驗反映的語用行為
第七節 阻止經驗表現的語用行為
第八節 聯想經驗反映的語用行為
第十六章 無聲語言的審訊語用行為
**節 審訊中的無聲語言空間
第二節 犯罪嫌疑人無聲語言的形態反映
第三節 審訊人員無聲語言空間的把握與控制
第十七章 沉默對抗的語用行為的把握與審訊方法的運用
**節 沉默的語用行為基礎及表現
第二節 沉默行為的審訊方法
第三節 “三段論”的語用心理行為破解疑難案件
第十八章 人格特質理論與審訊語用行為
**節 人格傾向的認識基礎
第二節 促進超我內心體驗的語用行為
第三節 現代五因素特質理論的語用行為差異
第四節 激勵的語用行為
第五節 語用行為的心理結構傾向
第六節 審訊女性犯罪嫌疑人的語用行為方法
第七節 審訊特殊身份的犯罪嫌疑人的語用行為差異
第八節 信念糾治語用行為特征
第十九章 需要理論的審訊語用行為調整
**節 協調理論的語用行為對策
第二節 激情狀態的語用行為調整
第三節 審托語用行為的運用
第四節 評價超我形象的語用行為
第五節 促進畏罪恐懼心理轉化的語用行為
第六節 心理弱點的語用行為攻略
第七節 情感性語用行為背景的把握
第八節 激發自我利益轉化的語用行為
第九節 滿足特定心理條件的語用行為
第十節 實現犯罪嫌疑人心理利益的語用行為
第十一節 合作原則下的溝通語用行為
第二十章 證人的語用行為特征及詢問方法
**節 證人證言的特征
第二節 證人證言形成的構成要件
第三節 證人拒絕作證的心態表現
第四節 獲取證言的語用行為方法
第二十一章 被害人的心理特征及詢問的語言方法
**節 被害人控告心理的形成
第二節 影響被害人對事實陳述的因素
第三節 誣告、錯告、不告的心理狀態
第四節 詢問被害人的方法
附錄 一則因玩忽職守導致嫌疑人墜樓死亡案件的審訊全程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