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jīng)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學衡派譜系——歷史與敘事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00224222
- 條形碼:9787100224222 ; 978-7-100-22422-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衡派譜系——歷史與敘事 本書特色
多元、復雜、立體呈現(xiàn)與新文化運動同時代而旨趣有異的學衡派譜系1.作者把學衡派放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后思想史、文學史的激進主義、自由主義、保守主義這個三位一體的構(gòu)架中做整體性把握,由《學衡》這一個刊物、一批人的保守主義傾向,擴大到學衡派的多個刊物陣地群和多所大學、數(shù)十人所有意倡導的整體的人文主義運動,呈現(xiàn)出更加多元、復雜、立體的歷史生態(tài)。 2.在民國學術(shù)思想史的視野里,學衡派與新青年派的尖銳對立是建立在彼此共存的保守與激進、人文主義與實驗主義、儒學本位與西方文化(科學、民主)、尊孔與反孔、古文與白話、信古與疑古等多重關(guān)系之上的,同時從地緣上出現(xiàn)了南與北、東南大學與北京大學在思想、學術(shù)中的差異。學衡派的研究無疑也使得作為參照物的“五四”研究的內(nèi)涵更為明晰、外延更形豐富。
學衡派譜系——歷史與敘事 內(nèi)容簡介
20世紀20年代的學衡派代表了與新文化運動同時代而旨趣有異的學術(shù)思潮。本書論述了學衡派的學術(shù)期刊陣地、主要人物活動場域及其思想理念,討論了劉伯明、柳詒徵、胡先骕等有名代表人物。借助以上論述,它理清了現(xiàn)代中國人文主義思潮的發(fā)展脈絡,揭開了這些以“昌明國粹,融化新知”為宗旨的中國文化轉(zhuǎn)型倡導者們的實踐活動,對于完整認知現(xiàn)代中國的文化與學術(shù)具有重要意義。作者的學衡派研究始于1996年,近年又充分利用檔案,修訂初版,新補四章,形成了較完整的知識譜系。
學衡派譜系——歷史與敘事 目錄
學衡派譜系——歷史與敘事 作者簡介
沈衛(wèi)威,1962年2月生,河南省內(nèi)鄉(xiāng)縣人,文學博士,1991—2001年任教于河南大學,2002年始為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要從事胡適、吳宓、學衡派及民國學術(shù)思想史研究。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經(jīng)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