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與獨處相安,與萬事言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744796
- 條形碼:9787547744796 ; 978-7-5477-4479-6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與獨處相安,與萬事言和 本書特色
★ 人人都需要的生活小哲思,治愈焦慮的內心
101歲的吉澤奶奶一生波瀾壯闊,經歷戰爭、經濟大蕭條,跌宕坎坷。本書是吉澤奶奶寫給所有人的生活小哲思,關于獨處、工作、社交、為人處世、親密關系等的生活哲學,治愈焦慮的內心,獲得真實的自在,過好自己的人生。★ 奶奶的人生智慧,由內向外的精神力
吉澤奶奶的處世智慧:接納原本的自己,回歸生活本真的態度。每天都要重新出發,看見ZUI真實的自己,直面人生的所有課題,體驗充滿精神氣的滋味人間。★ 書中每一句,都是治愈生活的光
對吉澤奶奶來說,“別在意”健康法、“我行我素”社交法、“不依賴”的生活哲學,是吉澤奶奶保持樂觀心態的秘訣。吉澤奶奶教你的幸福法則:不要在意別人的評價,自己的感受*重要,人要學會自洽,不必為未來焦慮。★ 首度公開吉澤奶奶長壽私房料理食譜
吉澤流關東煮、牛奶燉粥、香煎牡蠣、一人份壽司……獨家曝光!除了愛吃,她更獨創“別在意”健康法,不再為小小病痛傷神擔憂。
與獨處相安,與萬事言和 內容簡介
在婆婆、丈夫相繼故去后,65歲的吉澤奶奶開始了獨居生活。她用積極樂觀的心態與平和自洽的處事態度來面對獨居、愛上獨居,*后是享受獨居生活。吉澤奶奶說:“享受獨處和社交,這兩件事對我來說很重要!充分利用獨處和社交的時光,學會獨處,學會思考人生的價值。” 生活處處有樂趣,幸福就在日常中。如果是山就翻過去,如果是江就渡過去。總有一天會看到結果。我們終將與孤獨握手言和,學會在獨處中沉淀自己,重新擁有對抗未知的勇氣。
與獨處相安,與萬事言和 目錄
早餐之前,我這樣開啟新的一天
一個人生活,*自由
親筆回信致謝,與心靈面對面
不留污漬的生活
一天*期待的晚餐,我這樣準備
晚餐后、睡覺前,我這樣度過
夏天下點兒功夫,心態變年輕
訪客替我帶來外面的風
隨時做好防災準備
從小小的生命感受生活動力
放大鏡和望遠鏡的妙用無窮
經常保持“我行我素”的心情
感念的心永不停歇
第2章 愛吃是元氣之源
想吃東西卻不吃,是莫大的損失
我獨創的“別在意”健康法
回想戰爭時期,那些我*想吃的食物
保持屬于自己的節奏
笑,是每日*佳良藥
每天都要好好吃飯
吉澤家的料理基本配備
那些忘不了的回憶之味
分送美味,分享福氣
第3章 不依賴的生活哲學
女人都該有自己的事業
早早就萌芽的自立心
一技在身,加速了我的經濟獨立
在戰敗的街頭想著:我得好好工作
婚后開始的專欄連載
重返校園,只因超想學習
需要獨處時,我這樣轉換心情
退休之后,人生還長得很呢
“不依賴”是我的人生信條
第4章 對未來做好思想準備
肩周炎教我的事
與孤獨同行——婆婆光子的老年典
哪怕是 80 歲,也要有學習的心
所謂人生,是八九十年的事
當婆婆罹患失智癥,我……
先后和婆婆、丈夫告別
希望到*后,我都能一個人住
提前為死亡做好準備
為了安享晚年,你得存夠老本
擁有夢想,生活不斷前進
第5章 朋友是我們*大的資產
廣結善緣
上了年紀仍精力旺盛的秘訣:懂得享樂
年輕時結交的朋友,是我們*大的資產
多替對方著想
再好的朋友,也得有交際圍墻
不背人情債
真正的知己不求多
結識不同的人,打開交友網絡
不對他人有過度期待,人際更順暢
人人都喜歡收到禮物
享受等待的樂趣
用寫信思念遠方友人
只有夫妻倆的老年生活,小心爭執變多
第6章 那些鼓勵過我、想與你分享的語句
世上美麗的東西,無論多小都不要錯過
缺點連 3 歲小孩都知道,不必刻意去找。只要注意對方的優點就行了
越艱辛,越要柔軟,做個真誠的人
日本人的飲食習慣非常好,唯有鈣質不足,多喝牛奶就行了
愿望盡可能越小越好
傲慢會招致毀滅
獨居要小心身體,但也不該放任自己怠惰
別被‘人生應該如何’束縛
品嘗現在擁有的幸福
悶悶不樂無濟于事
未來我打算一個人住
今天就是*棒的一天 附錄1 我*喜歡做的菜
涼拌卷心菜
新鮮洋蔥柴魚片沙拉
豌豆汁
沙拉壽司
毛豆飯
干咖喱
芹菜炒牛肉
醋腌蘘荷
西紅柿醬
炒雞肉
紅薯蘋果沙拉
柿子魔芋白醬
吉澤流關東煮
牛奶粥
燉煮白蘿卜
我家的大雜燴
柿子干拌柚子
香煎牡蠣
一人份壽司
附錄2 我喜歡訂購的食材與點心
山上商店的鮭魚
下田豆腐店的創意炸油豆腐
野中魚板店的魚肉天婦羅
山田屋的小饅頭
SUYA 的栗子團
MONROWARU 的樹葉巧克力
與獨處相安,與萬事言和 作者簡介
[日]吉澤久子
1918年生于東京,畢業于文化學院。日本知名生活評論家、散文作家,曾在《朝日新聞》連載專欄《老年思想準備》。
在婆婆、丈夫相繼故去后,從65歲開始獨居生活,永遠保持著正向的心情生活,感謝老天賜予健康的身體和豐富的人際關系,被稱為“珍視人生,越活越幸福”的代言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