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棺材船:愛爾蘭大饑荒時期·海上的生與死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86842
- 條形碼:9787208186842 ; 978-7-208-18684-2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棺材船:愛爾蘭大饑荒時期·海上的生與死 本書特色
這一事件在不可言說中已經變形,而且在這個意義上完全成了愛爾蘭的奧斯維辛。以船本身為中心,在這個滿載求生希望卻如地獄般的空間中,移民究竟經歷了怎樣的生死遠航?
抵達人性*深處,互幫共助攜手逃離貧困與饑餓的愛爾蘭人,如何構建跨國網絡與民族認同?
The Ocean Is Their Cemetery?
面對失地、喪權、貧困、饑饉、疾病、壓迫、驅逐……愛爾蘭人的自救,從想盡辦法踏上棺材船開始。
棺材船:愛爾蘭大饑荒時期·海上的生與死 內容簡介
19世紀四五十年代,愛爾蘭爆發大饑荒,數百萬貧苦民眾無以果腹,只得漂洋過海,希求移民他鄉開始新的生活。關于大饑荒時期愛爾蘭移民的記載,往往由令人厭倦的陳詞濫調、半真半假和冷冰冰的統計數據組成。
在《棺材船》這部開創性的跨國歷史作品中,麥克馬洪對移民過程里一個至關重要但經常被忽視的部分——旅程本身提供了充滿活力的新視角。
當饑腸轆轆的人們奔向海邊,令人失望的現實擺在他們面前:沒有足夠可供遠航的船舶可以搭乘。而那些費盡千辛萬苦踏上甲板的人,也同時把一只腳伸進了棺材——黑暗、潮濕、擁擠是漫長旅程的主基調,疫病肆虐之下,饑餓、脫水與眩暈完全不堪一提。許多人在船上死去,隨即被拋入大海,因此移民船也被稱作“棺材船”,成為19世紀移民航行中臭名昭著的標簽。
全書分五個部分展開:準備、登船、海上生活、死亡、抵達。作者以三大洲的檔案為基礎,從移民的信件和日記出發,對海上行程進行復刻,這些移民的個人經歷為我們提供了對這一關鍵歷史的更為復雜的理解。而毫無疑問,平安抵達只是**步,愛爾蘭人在他鄉的新生活才剛剛開啟,船上生死與共的經歷將為他們帶來新的、更為緊密的關系。
棺材船:愛爾蘭大饑荒時期·海上的生與死 目錄
導 論 / 001
**章 準 備 / 017
第二章 登 船 / 063
第三章 生 活 / 113
第四章 死 亡 / 163
第五章 抵 達 / 215
結 語 / 258
致 謝 / 265
資料來源與研究方法 / 270
縮 寫 / 277
注 釋 / 279
參考文獻 / 313
索 引 / 331
譯后記 / 349
棺材船:愛爾蘭大饑荒時期·海上的生與死 作者簡介
[愛爾蘭] 奇安·T.麥克馬洪 (Cian T. McMahon)
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歷史系副教授,本科畢業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碩士畢業于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博士畢業于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2010—2011年在杜肯大學歷史系任客座講師,2011—2014年在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做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愛爾蘭史、美國移民史、海洋社會史,重點關注移民的民族認同與身份認同問題,著有多部榮獲獎項的歷史作品,并在《美國歷史評論》《愛爾蘭歷史研究》等期刊發表了一系列富有影響力的文章。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