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福建的世界遺產叢書:泰寧丹霞TAINING DANXIA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1083121
- 條形碼:9787211083121 ; 978-7-211-08312-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福建的世界遺產叢書:泰寧丹霞TAINING DANXIA 本書特色
幾年前*次去出差去泰寧,早上起來當地的朋友帶我在街邊吃牛肉粉,印象深刻。泡發好的米粉,入清湯大鍋燙熟,瀝干水分撈出放在碗里,澆入一大勺微火慢燉數個小時的牛肉湯底,構成泰寧人所鐘愛的早餐主角。牛肉筋道,粉面Q彈,味道鮮、咸、辣,異常生猛,吃得汗水淋漓,一身痛快。 與牛肉粉氣質截然不同的是泰寧的一種風味小吃碧玉卷,又叫韭菜糍,因其外皮和有韭菜,呈翠綠色,看起來像碧玉一般,清新可人。碧玉卷的餡料有葷素兩種:葷的以豬肉、香菇、筍絲、酸菜、長豇豆、蔥、辣椒粉、味精、香油炒熟;素的餡料則用香菇、豆腐干、腌菜、長豇豆、薤子等做成。吃碧玉卷要撐熱,咬下一口清香,軟糯潤滑,滿腔綻放。 在吃方面迥異的風味,與日后我逐漸形成的對泰寧的印象是一樣的,這就是這樣一個能給你很多元感受的地方。 除了我*喜歡的這兩樣,還有暖菇包、擂茶、飯團圓子、仙草糕、干煎鴨,還有大金湖的魚,各種花式做法,椒鹽魚骨、炸魚皮、魚肉丸子……,總而言之,泰寧先是征服了我的胃。而大金湖的壯麗,丹霞地貌的神美,反倒成了后知后覺的驚嘆。 再后來,要編一本關于泰寧的書,得以讓我更深入了解了這個地方。原來它除了聲名遠播,游客必到的大金湖、甘露懸空寺、上清溪、尚書第,還有八仙崖、貓兒山、石輞、峨眉峰、紅石溝等等,這么多秘境可探;還有這么多悠遠的歷史故事可尋,早有漢初閩越王無諸,后有宋明朱熹、李綱、袁崇煥,以及泰寧本地的鄒應龍、李春燁,及至近代,因為成為中央蘇區縣,更留下朱德、周恩來等革命眾多身影。正是像作者在序言里引用明代泰寧的一位教諭周之夔說的,他說泰寧山水“奇勝武夷。人知武夷只奇,而不知杉陽(泰寧)之奇者,武夷之奇聚,杉陽之奇分;武夷之奇露,杉陽之奇邃……”。 泰寧就是這樣一個深邃不顯的寶藏,了解愈多,驚嘆不絕。不過恕我庸俗,我*念念不忘的,還是清晨在泰寧的一碗牛肉粉,帶著一碗牛肉粉的滿足和愜意,泰寧的風景和故事咀嚼起來才如此有滋有味。
福建的世界遺產叢書:泰寧丹霞TAINING DANXIA 內容簡介
2005年,泰寧獲得“世界地質公園”品牌;2010年,泰寧以丹霞地貌又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原生野性的地質景觀,山水勝跡,為泰寧贏得大名。但也因此,人們認識泰寧,在對美景的盛贊之下,也常忽略這方水土其他維度值得稱道和品味的內涵。所以這本書認真挖掘了感受泰寧的不同路徑,從聲音、歷史、人文故事、民俗信仰,及至城市營造、自然博物,希望能讓人從更多角度領略泰寧。景色動人之外,泰寧在地理文化上也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存在。這個閩西北山巒環抱的小城,在閩江文化系統之中,又靠近江西,受贛文化影響很深,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美食、建筑、方言、風俗,每一樣都自有風格。
福建的世界遺產叢書:泰寧丹霞TAINING DANXIA 目錄
福建的世界遺產叢書:泰寧丹霞TAINING DANXIA 相關資料
作者的話: *早與泰寧相見是2017年底的一趟旅行。當時拍攝《環游福建30天》紀錄片,繞著福建開車走了整整一個月,泰寧是第十一天,*先去的是有千年歷史的大源村。 到的時候下午四點多模樣,突然起了大霧,山里天黑的早,加上大霧,更是迅速暗下來。村落建在山坳坡地,點點燈光,為村里幾十棟的明清古民居打出了迷夢一般的輪廓光,尤其站在村尾看到孑然而立的文昌閣的時候,因為霧,樓閣周圍更遠的東西都隱而不見了,因為霧,建筑的古老線條創越了時間,回到了古代的場景之中,仿佛可見一個個學子官差、商旅走販剛剛走過這里。 山中寂靜,風吹蟲鳴,同行的人不約而同都為這樣古穆的畫面沉默。村里前儺舞隊的隊長還當場給我們演示了村里遺存的遠古儺舞。他帶上神像面具,擺動身體,夸張又剛健,更把每個人都帶入一種群山之中時間秘境的奇妙氣氛之中。 這樣印象深刻的初次相遇,讓我對泰寧有了非常強烈的感知欲望。 而我隱約記得,一位喜歡的作家蕭春雷老師是泰寧的。10多年前讀過他的《陽光下的雕花門樓——武夷古民居的記憶》,至今書還放在工作室*方便拿的地方,不時翻閱,是引發我對福建本土歷史人文興趣的啟蒙閱讀。其中的一篇也關于泰寧,寫的是泰寧縣城*標志性的人文景點——尚書第和他的主人——明朝兵部尚書李春燁的事。 這樣的一位作家,我相信他一定有關于家鄉泰寧的書。果不其然,旅行回來后很快找到了2015年出版的《杉陽紀略——泰寧的地理、歷史與文化》,通過這本書,我算是真正從文字上深度領略了一遍泰寧的風物人文。這是2018年的事了。 事情往往就是這么巧,讀完不久就接到了寫一本關于泰寧的書的邀請。應承之后,內心忐忑,除了不斷啃著搜羅過來的一摞關于泰寧的書,期間更是來來回回,按圖索驥把泰寧走了又走,更多的東西吸引了我。 *讓我驚奇一方水土一方造化的是巖穴。作為“中國丹霞”世界自然遺產地的泰寧,青年期丹霞地貌特點之一就是崖壁上洞穴眾多。千百年來,從修仙的梅福到高中狀元的鄒應龍,泰寧重要歷史人物的出場及影響泰寧歷史進程的很多方面,都與巖穴有關,可以稍微夸張點說,泰寧的歷史故事,大半都藏在了巖穴里。 其次讓我著迷的是這個山巒環抱的小城斑駁的文化基因圖譜。地理上看,泰寧屬于武夷山脈中段的閩西北;行政上歷史上屬于閩北的邵武府,新中國之后劃入閩中的三明市;同時,泰寧也在閩江流域文化范圍之中,但它事實上如此靠近江西,受贛文化影響很深,有語言學家甚至要把泰寧歸為“贛方言區”……,這樣的復雜質地豐富多彩地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美食、建筑、方言、風俗、性格,每一樣都可以道上半天。但恕我在這個方面無法著墨太多,對于我囫圇吞棗的了解感受,這方面顯然需要對泰寧本地氣息常年浸淫的筆觸來書寫。 當然,泰寧的自然景觀是永恒之大美。但已經有太多華麗的詞給它了。翻閱短短這幾年寫給泰寧丹霞山水的游記、散文、詩,仿佛要一股腦用光所有遲到的贊美之詞。而我對此更多表達的是,泰寧的丹山碧水仿佛比其他類型的山光水色更能孕育人文和宗教情感。泰寧山水,是不是有一種還沒有被現代旅游包裝和營銷過的隱逸氣質,以及與之相隨的詩性和神性,這一點,希望我書中已經有清晰地傳遞,這是我以為然的部分。明代《八閩通志》里的描述,泰寧人“不事浮華,……處身山窮谷之間,有林泉魚稻之樂,人自足用,無所外求。”依稀有點桃花源的感覺,也是我理想中的泰寧應展現出的模樣。 花了半年多,書寫完了。粗淺疏漏,懇請見諒。而我對泰寧的喜愛之情,一字一句溢于言表。希望你也有同感。 譯者的話: 我很高興能有機會翻譯這部關于泰寧的美麗作品。作為世界自然遺產的泰寧,不僅有獨特的丹霞之美,更有充滿魅力的人群、文化、環境和習俗。在聯合國第44屆世遺大會在福州召開前夕出版并首發《泰寧丹霞》,讓我有機會向世界各地的讀者介紹和分享它。我沒有親自去泰寧,但在整個翻譯工作中,我一直被泰寧壯麗的自然景觀、歷史和有趣神秘的故事所吸引。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參觀泰寧,我希望你會喜歡這本書,也會像我一樣,渴望親身體驗這個地方。
福建的世界遺產叢書:泰寧丹霞TAINING DANXIA 作者簡介
林葉,福州人,武漢大學畢業,在出版社、電視臺、網站等輾轉多年,北漂不成,創業不成。現在福州,做一名自得其樂的紀錄片導演,再寫些自己喜歡的文字。應該是在份工作福建人民出版社上班時候埋下的種子,對福建本土歷史人文產生了興趣,并能喜歡至今,是目前為止長情的一件事,拍紀錄片,寫東西,題材也都發端于此心,如2019年的紀錄片《環游福建30天》,以及這一本關于泰寧的書。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