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建筑與時間:從上古城市到當代空間(唐克揚)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3112867
- 條形碼:9787213112867 ; 978-7-213-11286-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筑與時間:從上古城市到當代空間(唐克揚) 本書特色
在古往今來的日常生活里, 建筑一直是沉默的統治者。 跟著著名建筑師、清華大學教授唐克揚環游世界之旅, 探訪大量名勝古跡,追尋背后的歷史人文故事, 反思遺跡的意義、文物的價值與現代的生活。 人以生生而不息,單個的人卻短暫而易隕,建筑由人所打造,卻可歷經千萬年而永存。人會越活越老,直至死亡,消失蹤影,建筑等文化遺跡、空間,會磨損、風化甚至摧毀,卻也會不斷重生,獲取新的生命與意義。 從紫禁城的墻到阿爾罕布拉宮的突角拱,永寧寺塔的光和火,紐約的夜與晝宋徽宗看不見的艮岳到柯布西耶“取消一切邊界”。一切偉大的藝術都關于時間,關于意圖永續的生命和不時來襲的死亡的變奏。 在有限中探尋無限,在空間中追尋時間。物中殘存的意念與蹤跡,既在過去,也在眼前,既是瞬間,也是永恒。
建筑與時間:從上古城市到當代空間(唐克揚) 內容簡介
在世人看來,建筑是反時間的,一成不變。當代城市中有太多這樣的建筑,拒絕融入城市肌理,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意圖成為自己的紀念碑。本書作者認為,時空并不可分,個體只有將本真的生活經驗映照其上,才能真正進入逝去的建構的世界。 本書含引言與后記,共21篇文章,以時間為標題與線索,串聯成整體。作者基于多年見聞通識和研究心得,將對建筑的審視與反思置于時間的語境中。書中以一個個“鏡頭”串起了紫禁城的墻和阿爾罕布拉宮的突角拱,北魏洛陽永寧寺塔的建筑奇跡和災禍,對照現代化大都市紐約的繁華與墮落,宋徽宗的看不見的艮岳,柯布西耶將“取消一切邊界”的光輝城市……無論上古的城市、近代中國的故事還是現代社會的生活,都僅是設定了各篇文章所指時間段落的開端。無論回望過去還是拭目前瞻,作者希望,一次時光漫游會讓讀者對身處的生活空間產生更多有益的思考。
建筑與時間:從上古城市到當代空間(唐克揚) 目錄
建筑與時間:從上古城市到當代空間(唐克揚) 作者簡介
唐克揚 著名建筑師、策展人,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首席研究員,美術學院、建筑學院博士生導師,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曾任被譽為“藝術界的奧運會”的意大利威尼斯建筑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2010年)。著譯《從廢園到燕園》《設計學院的故事》《美術館十講》《“關鍵詞”:繪制當代建筑學的地圖》《活的中國園林》《癲狂的紐約:給曼哈頓補寫的宣言》等,從事建筑、園林、文化藝術等方面的跨學科研究與實踐。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