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華文明格局的起源:考古學的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326016
- 條形碼:9787300326016 ; 978-7-300-32601-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文明格局的起源:考古學的視角 內容簡介
考古學具有大歷史的宏觀視角與長時段的時間尺度,有助于認識中華文明格局的形成與特點。從考古學角度看,中華文明格局有四個顯著特點: **個是多元一體。這造就了中華文明的廣大與悠久。第二個是南北相依。南北兩個農業起源中心,為中華文明的發展提供了緩沖空間,是中華文明穩定發展的經濟基礎。第三、第四兩個特點代表中華文明的兩個發展方向:一個是向內陸發展,西北半壁與東南半壁河山形成共生關系;另一個是向海洋發展,稻作農業向東亞其他地區以及東南亞、大洋洲地區擴散。中華文明不僅是農業文明,而且具有多元的文化基礎,其來源就是史前時代形成的文化生態格局。這個文化生態格局由四個部分組成:以農耕為主的東南板塊、以游牧為主的西北板塊、處在兩者之間的生態交錯帶板塊,以及海洋塊板。四個板塊之間的密切互動構成中華文明格局的基本框架。
中華文明格局的起源:考古學的視角 目錄
中華文明格局的起源:考古學的視角 作者簡介
陳勝前,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考古學理論、史前考古、石器分析等。著有《史前的現代化:從狩獵采集到農業起源》(第16屆文津圖書獎)、《思考考古》(2018年度全國優秀文化遺產類圖書)、《中國文化基因的起源:考古學的視角》等;發表《中國考古學研究的范式與范式變遷》 《早期中國社會權力演化的獨特道路》等論文一百余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