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一間自己的房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7203560
- 條形碼:9787577203560 ; 978-7-5772-0356-0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間自己的房間 本書特色
天才女作家伍爾夫寫給千萬讀者的“女性獨立清醒之書”——要爭取財務自由與空間自由!
本書源自伍爾夫在劍橋大學的演講,1929年出版后風靡全球,感動千萬讀者。伍爾夫說——
“一個女人如果打算寫小說的話,那她一定要有錢,還要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房間。”
“500鎊”“一間房”,是伍爾夫身為女性所呼喚的兩種自由——財務自由,可以獲得閑暇去寫作;空間自由,可以獲得獨立思考的余地。這兩種自由同樣是當代女性仍在追求的理想。
經典作家的女性困境書寫——直擊你所關心的所有女性生存痛點。
作為女性,要如何認清自身的境遇,積極爭取獨立的經濟力量和社會地位?
怎樣獲得獨立思考,自由生活的能力?
如何發揮出女性的*大優勢,在事業上成就自我?
你所關心的女性當下生存中的痛點,伍爾夫在這本書里都有寫到,讀完醍醐灌頂。
當代問題的文學解救之道——一種跨文化語境下的女性命運思考。
這部作品雖然距今已有上百年,但是作品中提及的女性需要一間自己房間的訴求、女性生存的困境、歷史對女性的偏見、女性面對的共同命運以及女性貧困對其創作的影響等問題,仍然是當代女性正在面臨、尚未解決的問題,即使在一種跨文化的語境下,還是會讓我們產生深深的共鳴和富有現實意義的啟發。
楊莉馨教授誠意導讀推薦,全新解讀。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知名學者楊莉馨為本書誠意導讀推薦,全新解讀——天才女作家伍爾夫寫給千萬讀者的“女性獨立清醒之書”——要爭取財務自由與空間自由!
本書源自伍爾夫在劍橋大學的演講,1929年出版后風靡全球,感動千萬讀者。伍爾夫說——
“一個女人如果打算寫小說的話,那她一定要有錢,還要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房間。”
“500鎊”“一間房”,是伍爾夫身為女性所呼喚的兩種自由——財務自由,可以獲得閑暇去寫作;空間自由,可以獲得獨立思考的余地。這兩種自由同樣是當代女性仍在追求的理想。
經典作家的女性困境書寫——直擊你所關心的所有女性生存痛點。
作為女性,要如何認清自身的境遇,積極爭取獨立的經濟力量和社會地位?
怎樣獲得獨立思考,自由生活的能力?
如何發揮出女性的*大優勢,在事業上成就自我?
你所關心的女性當下生存中的痛點,伍爾夫在這本書里都有寫到,讀完醍醐灌頂。
當代問題的文學解救之道——一種跨文化語境下的女性命運思考。
這部作品雖然距今已有上百年,但是作品中提及的女性需要一間自己房間的訴求、女性生存的困境、歷史對女性的偏見、女性面對的共同命運以及女性貧困對其創作的影響等問題,仍然是當代女性正在面臨、尚未解決的問題,即使在一種跨文化的語境下,還是會讓我們產生深深的共鳴和富有現實意義的啟發。
楊莉馨教授誠意導讀推薦,全新解讀。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知名學者楊莉馨為本書誠意導讀推薦,全新解讀——
伍爾夫強調的女性擁有獨立的經濟地位對于保有獨立人格的重要性,其有關“一間自己的房間”的著名象征,不僅已經成為,還將繼續成為激勵中國女性不斷爭取獨立的物質與精神空間、為社會進步和民族富強貢獻出色才情與創造力的重要思想資源。
全新譯注,復古封面設計,隨書附贈設計師精美手繪藏書票。
全新譯注,新增“作者小傳”板塊供讀者對照閱讀,穿插數幅伍爾夫珍貴生活照;復古封面設計,內外雙封,封面主色選用深邃、冷靜的藍,寓意本書思考的深度;內文紙質優良,80g進口環保輕型紙,入手輕盈;隨書附贈設計師精美手繪藏書票。
一間自己的房間 內容簡介
本書源自伍爾夫在劍橋大學的演講,1929年出版后風靡全球,感動千萬讀者。伍爾夫講述了在男權社會中女性生存的困境、歷史對女性的偏見、女性面對的共同命運以及女性貧困對其創作的影響等問題;提出女性要認清自身的境遇,積極爭取獨立的經濟力量和社會地位,獨立思考,自由生活,發揮出女性的優選優勢,成就自我。女性若要成為偉大的作家,其先決條件是要爭取獨立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地位——一間自己的房間。唯有這樣,女性才能敞開心扉,平心靜氣地從事文學創作,而不受外界的干擾,才華得以充分展現。本書是伍爾夫*重要的非虛構作品,也是女性主義文學的宣言。
一間自己的房間 目錄
一間自己的房間 相關資料
它刺痛我,使我流淚,不停顫抖。我被深深地打動了,以至于我想要盡可能地讀得慢些,再慢些。一個段落里我會來回讀個三四遍,才會推進到下一個段落。 ——美國作家 保羅·奧斯特 伍爾夫一只手擋住命運的襲擊,另一只手匆匆在紙上記下自己想寫的東西。 ——奧地利作家 弗蘭茲·卡夫卡 我三四十歲,五十歲,都讀過伍爾夫,六十多歲時,看懂了。 ——中國當代作家 木心 伍爾夫說:女性文學總是大膽的、真誠的、忠于女性感覺的。伍爾夫不僅這樣說,更敢于這樣做。這本《一間自己的房間》,每一個字都回響著工業革命之后女性解放的腳步聲。讓讀者感慨至深的是,伍爾夫九十五年前在這本書中熱切地祈望:將來的女性擁有自己的時間、書籍和“一間她自己的房間”——這依然是當下許多女性遙不可及的目標。這本書的分量正在于此,它仿佛一束文學之矢,強力射向女性命運和人生意義的關鍵問題,箭箭中靶,在宏大的歷史坐標上,發出銳利的天問。 ——復旦大學教授 梁永安
一間自己的房間 作者簡介
弗吉尼亞·伍爾夫
1882-1941
英國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評論家、出版商,20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驅。
生于英國倫敦的文藝之家,9歲時嘗試寫作,用詞語代替玩具。
13歲時,母親因病去世,22歲時父親去世,這給伍爾夫的一生帶來揮之不去的悲痛。
她革新英語語言,摒棄傳統小說結構,嘗試用意識流的寫作方法,試圖描繪人們心底的潛意識。BBC曾推選出“100部塑造了我們世界的小說”書單,其代表作《一間自己的房間》《到燈塔去》《達洛維夫人》《奧蘭多》等就位列其中。
董靈素弗吉尼亞·伍爾夫
1882-1941
英國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評論家、出版商,20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驅。
生于英國倫敦的文藝之家,9歲時嘗試寫作,用詞語代替玩具。
13歲時,母親因病去世,22歲時父親去世,這給伍爾夫的一生帶來揮之不去的悲痛。
她革新英語語言,摒棄傳統小說結構,嘗試用意識流的寫作方法,試圖描繪人們心底的潛意識。BBC曾推選出“100部塑造了我們世界的小說”書單,其代表作《一間自己的房間》《到燈塔去》《達洛維夫人》《奧蘭多》等就位列其中。
董靈素
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碩士。
譯作《上鏡:別慌,鏡頭沒那么可怕》《抹黃油的一面朝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