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佛教文化十八講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6083
- 條形碼:9787108076083 ; 978-7-108-07608-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佛教文化十八講 本書特色
本書有以下幾個亮點:一是從人物、故事、傳說中,打撈起文明碎片,發掘犍陀羅時期佛教思想的內涵演變及其與中華文明的關聯。 二是解開撲朔迷離的歷史情節,用全新的視角描繪佛教的傳播和它對中古中國政治意識形態的影響。 三是廣泛使用**手的考古資料,利用*新出土的考古實物圖像和文獻資料互證,呈現了一個個更加豐富、生動的歷史畫面。 孫英剛教授著作《佛教文化十八講》,起于佛教文獻中的希臘君主,而結于中國近代唯識宗的興起,以佛教典籍與詮釋學為核心,歷述了佛教在中國化過程中的轉型與融合。全書貫徹了孫英剛教授“中國文明從*開始就是一個開放的文明,這種持續的開放性是中國文明能夠不斷更生、延綿不絕的根本原因”的寫作理念,共分十八章。其中**到第六章聚焦佛教的犍陀羅化。第七章著眼于魏晉南北朝,佛教帶來了新文化基因。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但是宗教信仰的傳入與傳出、政治意識形態的沖突與融合,也帶來了幾乎是全面的知識和觀念革新:地理知識、宇宙觀、生命輪回、語言系統、新的藝術形式、風俗習慣、城市景觀等等。第八章到第十五章以隋唐佛教為中心,著重論述了政治一統后南北佛教的融合問題。第十六章討論漢和堂所藏西域畫,第十七章與國際學術界進行佛教史對話,*后一章以唯識宗將佛學發展的新階段進行了全景式展開。全書體例謹嚴,既有對佛經發展的宏觀把握,也著重分析了玄奘、空海等個案,填補了國內外學界中國中古佛教史的不少空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彩佛教史與思想史的研究著作。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 童嶺
佛教文化十八講 內容簡介
通常來說,人們會認為佛教是一種從印度傳入、在中國漢化的宗教,而忽視了它在犍陀羅即今天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區的發展。本書利用佛教文本和犍陀羅考古出土的佛教浮雕、佛像、佛塔、錢幣等,探討了佛教歷史上一些令人費解的話題,如“玄奘記載的貴霜帝國君主何以兩肩出火”“飛行皇帝會飛行嗎?”“大雁塔為什么叫雁塔?”“佛陀和龍是什么關系?”“武則天為什么說自己是彌勒下生?”等等,隨著這些妙趣橫生的故事謎底的解開,佛教在犍陀羅地區的醞釀發展并演變為世界性宗教的軌跡得以從不同側面展現,它對中國中古文明和社會政治的深刻影響亦可見一斑。
佛教文化十八講 目錄
佛教文化十八講 作者簡介
孫英剛,普林斯頓大學博士,浙江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教 育部青年長江學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副會長。主持國家重大、重點、省重大項目多項。主要從事中古史、佛教史、絲綢之路的研究。出版《神文時代》《犍陀羅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等多部著作,在《讀書》《歷史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多次受邀在歐美、日本、臺灣等地科研機構訪學和執教。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