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技術與德國:1800年至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881124
- 條形碼:9787500881124 ; 978-7-5008-8112-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技術與德國:1800年至今 本書特色
?一部嚴謹的技術史著作,完整地描繪了19世紀初至當代的德國技術發展面貌。 ?本書聚焦于技術對于一個國家的形塑作用,關注技術發展對不同社會群體的日常生活的影響。了解歷史上的技術與社會、文化、具體的“人”的互動關系,有助于我們在人工智能時代以及充斥著更多未知技術的更遙遠的時代,進行理性思考、保有人文主義精神。
技術與德國:1800年至今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德國技術史著作,研究時段為19世紀初至當代,核心觀點為“技術塑造現代德國”。本書探討了技術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關系,介紹了在200年的現代德國史中,技術呈現出的多種形式。全書正文共8章,分為“追溯歷史”和“新的方向”兩部分。譯稿共20萬字、22幅插圖。作者是德籍學者卡斯滕·烏爾(Karsten Uhl),他在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教授現代史和技術史,并且是米特堡-多拉(Mittelbau-Dora)集中營紀念館負責人。譯者為朱任東,曾出版多部歷史譯作,其中包括我社出版的《1918年11月:德國革命》。 作為一部概述性著作,本書涵蓋了技術史的多個方面,例如城市技術、農村技術、高科技、日用技術、技術使用者等,相對完整地描繪了現代德國技術發展的面貌。此外,本書對曾被忽視的研究領域給予了關注,例如,在工業化歷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農村地區,對技術史及其社會和文化應用至關重要的技術使用者。
技術與德國:1800年至今 目錄
技術與德國:1800年至今 作者簡介
[德]卡斯滕·烏爾(Karsten Uhl),德籍學者,他在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教授現代史和技術史,并且是米特堡-多拉(Mittelbau-Dora)集中營紀念館負責人。 譯者簡介: 朱任東,曾出版多部歷史譯作,其中包括我社出版的《1918年11月:德國革命》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