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傳統村落文化搶救與研究.非物質文化系列:中國鄉村傳統婚喪習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737198
- 條形碼:9787550737198 ; 978-7-5507-371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傳統村落文化搶救與研究.非物質文化系列:中國鄉村傳統婚喪習俗 本書特色
1.本項目入選 新聞出版署“十三五”出版規劃和2022年 出版基金項目。 2.聯合央視紀錄片專用團隊開發制作非物質文化類的短視頻,全力打造融合出版物。 3.通過融合出版方式增強圖書的可讀性和趣味性,讓讀者獲得 多的視聽體驗。 4.學院派專家深入村落實地考察與研究的學術成果,既有學術研究高度,又有 手的民間資料。 5.試圖喚起社會大眾對傳統村落的關注,弘揚其非物質文化的價值,有助于傳統村落的保護、傳承、再開發與利用。
中國傳統村落文化搶救與研究.非物質文化系列:中國鄉村傳統婚喪習俗 內容簡介
《中國鄉村傳統婚喪習俗》:婚喪習俗是中國獨特而悠久的文化現象,并伴隨人的生老病死。本書將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國鄉村傳統婚喪習俗呈現給讀者,并附有民間較為流行的婚喪禮儀規范,闡述其歷史淵源、發展過程及現代認識,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反映出受不同地理環境、歷史背景、生產生活條件等因素影響而形成的形態各異的婚喪文化。 (融合出版物,書中附有短視頻二維碼和視頻光盤)。
中國傳統村落文化搶救與研究.非物質文化系列:中國鄉村傳統婚喪習俗 目錄
中國傳統村落文化搶救與研究.非物質文化系列:中國鄉村傳統婚喪習俗 作者簡介
張曉虹,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 2002—2003年度哈佛大學燕京學者。主要從事歷史城市地理和歷史文化地理研究,主持《上海城市活動空間研究》《14—19世紀西北地區社會風俗與環境效應》《歷史時期西北地區民間信仰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研究》等多項 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 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著有《文化區域的分異與整合:陜西歷史文化地理研究》《洞天福地》《萬民所依:建筑與意象》等學術專著。 吳必虎,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 旅游學會秘書長,中國區域旅游開發研究會會長,北京旅游學會副會長,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顧問, 中國徐霞客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主持多項 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著有《中國景觀史》《區域旅游規劃原理》等學術專著,并發表多篇地理學 論文。 池建新,中央新影集團副總經理、紀錄片制作人、導演,“2019年度中國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貢獻人物”,現任中央新影集團北京發現紀實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先后策劃創辦《百科探秘》《創新無限》《文明密碼》等多個欄目,帶領團隊推出《手術兩百年》《中國手作·木作》《我給祖國唱首歌》等眾多制作精良、影響廣泛的精品紀錄片。紀錄片在央視紀錄頻道和各大視頻網站上映,獲得觀眾的一致好評,并多次獲得“金雞獎”“百花獎”“星花獎”“中國紀錄片 十優”“紀錄中國”“中國紀錄片學院獎”等獎項。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