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寬容與執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62303
- 條形碼:9787521762303 ; 978-7-5217-6230-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寬容與執拗 本書特色
一、以關鍵歷史人物拎起時代發展脈絡。 作者從宋代關鍵人物司馬光著眼,由這一主角關聯到其周遭的重要人物、主要事件,并輻射至他所處時代的官僚制度、官場生態、思想文化、社會生活、民生百態等問題,完成了一幅從關鍵人物發散開來,看清其人生軌跡,同時看懂其所處時代面貌的敘事長卷。 二、宋史專家解讀宋代關鍵人物。 趙冬梅教授研究宋史逾30年,其在官僚制度、官僚生態、社會生活等領域有著深入研究。尤其對晚唐至北宋的政治軍事、社會生活,以及制度中特定個體與群體的生存狀態、制度與人的互動關注密切。作者以深厚的學術積淀、輕松的敘事基調、娓娓道來的講述風格,將司馬光的一生及其所處的時代生動地呈現給讀者。 三、“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司馬光。 司馬光究竟是誰?是宋人眼中恤民愛民的司馬丞相,還是當代人熟知的頑固守舊派、王安石變法的死對頭?是古代孝子的典范、溫和敦厚的友人,還是堅剛勇毅的臺諫官、保守穩健的改革者?是私德高尚的政治家、名垂史壇的文正公?還是充滿局限的大儒、寬容政治的掘墓人?作者抽絲剝繭,通過對史料的層層剖析和梳理,撥開了籠罩在司馬光身上的迷霧,在眾說紛紜里為我們還原出一個接近真實的司馬光。 四、“寬容政治”為何會走向終結? 作者認為,1050年代后期的宋朝有一種溫和敦厚、寬容向上的政治氣候,并認為仁宗朝或是帝制時代儒家政治所取得的*好成績,而且,司馬光和他曾經的朋友、后來的對手王安石都是仁宗朝寬容政治的產兒。可惜的是,這種寬容卻經由這兩個人的手*終走向了終結。為何寬容政治培養出不寬容的政治家,還聯手埋葬了寬容?寬容政治的終結者究竟是改革派還是保守派?宋代的宮廷、官僚制度和政治文化究竟有沒有可能挽救北宋衰亡的命運?或說正是北宋王朝自身的體制問題終結了寬容,*終促成“危辱時代”的來臨? 五、圖文并茂講述歷史故事。文字幫助讀者了解歷史,圖片帶領讀者靠近歷史。圖文互證的講述方式能夠讓讀者直觀、具象地認識和感知歷史。本書插入了司馬光的肖像、殘存的手稿,以及與之相關人物的圖像與墨跡等近40幅高清古畫,讓讀者貼近當時的時代“面貌”,通過畫面傳達歷史現場感,幫讀者構建沉浸式的閱讀體驗。 六、作者資源與潛力。近兩年來,作者出版的《法度與人心》《人間煙火》《大宋之變》等書的銷量相對可觀;同時,作者在B站粉絲有12萬,微博有18萬粉絲,在學術圈和通俗歷史敘事領域的活躍度和影響力都不錯。本書計劃打造一本從內容到設計均更為優質的個人與時代的傳記。
寬容與執拗 內容簡介
本書以北宋史學家、政治家、一代大儒司馬光的成長軌跡、人生經歷、社會活動為核心,講述了其生命所跨越的自真宗、仁宗、英宗、神宗至哲宗這五個朝代的歷史變遷,以及與其休戚相關的北宋政壇上如王安石、范仲淹、歐陽修、包拯、蘇軾兄弟等名臣的互動、恩怨與糾葛。 司馬光究竟是誰?是宋人眼中恤民愛民的司馬丞相,還是當代人悉知的頑固的守舊派、王安石變法的死對頭?是古代孝子的典范、溫和敦厚的友人,還是堅剛勇毅的臺諫官、保守穩健的改革者?是私德高尚的政治家、名垂史壇的文正公?還是充滿局限的大儒、寬容政治的掘墓人?雖然時代賦予了他諸多標簽,但隔著千年歷史,他在當代人認知中的形象與面目依舊遙遠又模糊,甚至古往今來對他的解讀多少帶有一些曖昧或偏見。 北京大學宋史專家趙冬梅教授以多年宋史研究積淀為依托,自司馬光的家世淵源追溯而起,將其初入仕途至嶄露頭角,再至成為股肱之臣,乃至走上宰相高位進而影響宋代歷史走向的人生經歷進行了細致講述。其間,既有對司馬光與恩師龐籍、摯友龐之道深厚的師友之誼的描寫,又有對其在激烈變革的大時代下與各方勢力間思想交鋒、政治角逐的講述,乃至對司馬光怡然自得的著述生涯和其思想、德行、為人處世的立場進行的生動刻畫。 通過對這一關鍵人物人生軌跡的描寫,我們既能看到時代如何滋養、培育、塑造了司馬光,同時又看到司馬光是如何作用并*終影響了時代走向。作者以關鍵人物為核心,在小尺度的歷史書寫中關注大尺度的歷史脈絡和士大夫精神,拎起了宋代至關重要的一段歷史,并將該時段微妙的官場生態、紛雜的政壇糾葛、錯綜的派系之爭、突顯的社會問題,乃至時代與個人所面臨的困局與去向一并端了出來,在時代精英們試圖尋求走出“朝代更替”的怪圈,探索解決之道、化解矛盾紛爭,尋找本朝長治久安出路的過程中,將看似純凈中庸的美好背后復雜的人性與更為復雜的利益纏斗挖掘出來,帶領我們看清變革時局下,個體在修身與入仕、改革與守舊、治國與興邦等方面做出判斷與選擇的同時,一并看懂大宋王朝建國80年后的興盛與憂患,出路與困局。本書以北宋史學家、政治家、一代大儒司馬光的成長軌跡、人生經歷、社會活動為核心,講述了其生命所跨越的自真宗、仁宗、英宗、神宗至哲宗這五個朝代的歷史變遷,以及與其休戚相關的北宋政壇上如王安石、范仲淹、歐陽修、包拯、蘇軾兄弟等名臣的互動、恩怨與糾葛。 司馬光究竟是誰?是宋人眼中恤民愛民的司馬丞相,還是當代人悉知的頑固的守舊派、王安石變法的死對頭?是古代孝子的典范、溫和敦厚的友人,還是堅剛勇毅的臺諫官、保守穩健的改革者?是私德高尚的政治家、名垂史壇的文正公?還是充滿局限的大儒、寬容政治的掘墓人?雖然時代賦予了他諸多標簽,但隔著千年歷史,他在當代人認知中的形象與面目依舊遙遠又模糊,甚至古往今來對他的解讀多少帶有一些曖昧或偏見。 北京大學宋史專家趙冬梅教授以多年宋史研究積淀為依托,自司馬光的家世淵源追溯而起,將其初入仕途至嶄露頭角,再至成為股肱之臣,乃至走上宰相高位進而影響宋代歷史走向的人生經歷進行了細致講述。其間,既有對司馬光與恩師龐籍、摯友龐之道深厚的師友之誼的描寫,又有對其在激烈變革的大時代下與各方勢力間思想交鋒、政治角逐的講述,乃至對司馬光怡然自得的著述生涯和其思想、德行、為人處世的立場進行的生動刻畫。 通過對這一關鍵人物人生軌跡的描寫,我們既能看到時代如何滋養、培育、塑造了司馬光,同時又看到司馬光是如何作用并*終影響了時代走向。作者以關鍵人物為核心,在小尺度的歷史書寫中關注大尺度的歷史脈絡和士大夫精神,拎起了宋代至關重要的一段歷史,并將該時段微妙的官場生態、紛雜的政壇糾葛、錯綜的派系之爭、突顯的社會問題,乃至時代與個人所面臨的困局與去向一并端了出來,在時代精英們試圖尋求走出“朝代更替”的怪圈,探索解決之道、化解矛盾紛爭,尋找本朝長治久安出路的過程中,將看似純凈中庸的美好背后復雜的人性與更為復雜的利益纏斗挖掘出來,帶領我們看清變革時局下,個體在修身與入仕、改革與守舊、治國與興邦等方面做出判斷與選擇的同時,一并看懂大宋王朝建國80年后的興盛與憂患,出路與困局。
寬容與執拗 目錄
寬容與執拗 作者簡介
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畢業,現為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宋史研究會理事。英國牛津大學圣安東尼學院訪問學者,美國斯坦福大學北大分校客座副教授,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漢學系客座教授。 曾于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講述寇準、司馬光等歷史人物。出版有《千秋是非話寇準》《文武之間:北宋武選官研究》《法度與人心:帝制時期人與制度的互動》《人間煙火:掩埋在歷史里的日常與人生》《大宋之變:1063—1086》等作品。 主修宋史,在官僚制度、官僚生態、社會生活等領域有著深入的研究。對晚唐至北宋軍事、政治、社會生活,以及對制度中特定人群的生存狀態、制度與人群的互動關系關注密切。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