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美國公共行政的價值敘事與演進邏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608984
- 條形碼:9787576608984 ; 978-7-5766-0898-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國公共行政的價值敘事與演進邏輯 內容簡介
美國著名行政學家威爾遜于1887年在《政治學季刊》上發表《行政學研究》,公共行政學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在隨后的一百多年的理論傳承過程中,美國公共行政學呈現出快速發展趨勢,學界不斷地開創新的研究領域,改變分析框架,采納新的研究方法,*終形成了民主主義與管理主義兩大范式之間沖突與融合的發展軌跡。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探討美國公共行政中民主主義與管理主義兩大范式之間相互博弈的實質及二者內在相互沖突與融合的發展規律,在對兩大范式進行系統評價的基礎上指出其內在的發展規律對于中國行政改革的借鑒意義。借鑒美國公共行政兩大范式沖突與融合的發展規律,未來中國的行政改革應樹立效能政府、有限政府、法治政府與參與政府的理念,并力求在實現職能轉變、提高政府績效、改革審批制度、建設法治政府、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政府權限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美國公共行政的價值敘事與演進邏輯 目錄
導論
一、研究目的與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綜述
三、研究方法
四、本書的創新點
**章 基本概念與相關理論
**節 作為價值規導的政治正義
一、正義的諸種爭論
二、羅爾斯的政治正義觀
三、政治正義的基本特征
四、政治正義的價值功能
第二節 作為自變量的政府效率
一、政府效率的諸種含義
二、政府效率的基本特征
三、政府效率的構成要素
四、政府效率的影響因素
第二章 作為范式的民主主義與管理主義
**節 公共行政的范式
一、庫恩之“范式”理論
二、公共行政多維范式之爭
三、公共行政的范式:批判與建構
第二節 民主主義范式
一、民主主義范式的內涵
二、民主主義范式的發展階段
三、民主主義范式的特點
第三節 管理主義范式
一、管理主義范式的內涵
二、管理主義的發展階段
三、管理主義的特點
第三章 政治正義與政府效率之爭:兩大范式沖突之肇始
**節 美國建國初期立憲體制中公共行政的附庸性
一、歷史文化因素的影響
二、政治因素的影響
三、經濟與社會因素的影響
第二節 杰斐遜的民主行政理論:民主主義之濫觴
一、橫向與縱向的分權
二、人民參政與監督
三、分區民主制
第三節 漢密爾頓的效能行政理論:管理主義之初始
一、基于性惡論的政府貴族化取向
二、強有力的行政部門
三、強大的總統權力
第四節 兩派爭論之核心:政治正義與政府效率
第四章 政府效率優先于政治正義:傳統管理主義之主導地位
**節 美國現代化發展中政治正義與政府效率之沖突
一、1809—1812:政治正義的延續與聯邦黨的瓦解
二、1813—1828:政府效率的復興與聯邦黨精神的復活
三、1829—1836:政治正義的反擊與杰克遜式民主時代
第二節 時代的召喚:19世紀中后期美國對政府效率的訴求
一、城市化發展與市政管理滯后的矛盾
二、行政國家的發展與公共管理水平低下的矛盾
三、政黨分肥制與基于功績的文官制度之矛盾
第三節 政府效率與政治正義的二元分野:公共行政學的誕生
一、公共行政學成立的必要性
二、威爾遜的公共哲學:基于政府效率的行政集權化
三、去政治化:政治與行政的分離
四、行政領域與企業領域的共通性
第四節 作為傳統管理主義組織框架的官僚制理論
一、官僚制產生的背景
二、官僚制的原則
三、官僚制的效率化優勢
第五節 作為傳統管理主義方法論的科學管理理論
第六節 公共行政原則時代對政府效率的推崇
第七節 傳統管理主義的公共哲學:政府效率優先于政治正義
一、作為傳統管理主義價值理念的政府效率
二、政府效率優先于政治正義
第五章 美國公共行政中的技治主義:行為主義時代管理主義之拓展
**節 作為技治主義的行為主義學派
一、技治主義產生的時代背景
二、作為技治主義的行為主義學派之發展
三、行為主義向公共行政學的導人
第二節 行為主義行政學的發展:西蒙的理性決策模型
一、西蒙對早期公共行政的挑戰
二、事實與價值相區別的方法論基礎
三、理性決策模型
第三節 行為主義行政學對管理主義的貢獻及自身的不足
一、行為主義行政學對管理主義的貢獻
二、作為封閉系統模型的理性決策模型之批判
第六章 技治統治的危機:民主主義的反擊
**節 美國公共行政之危機
一、現實的危機
二、知識的危機
第二節 新公共行政運動之抗爭
一、新公共行政學的理論基礎
二、新公共行政運動的產生與發展
第三節 政治正義的優先性:新公共行政學的理論觀點
一、批判工具理性,重塑公共哲學
二、批判效率至上,倡導社會公平
三、重建規范研究,強調價值理性
四、注重公民精神,倡導公民參與
五、強調公共行政的倫理因素
第七章 后現代性對現代性的挑戰(一):新公共管理中管理主義與民主主義范式之融合
**節 哲學視野中的現代性與后現代性
一、現代性的內涵與特征
二、后現代性的內涵
三、后現代性對現代性的挑戰
四、后現代性向公共行政領域的導入
第二節 作為后現代公共行政的新公共管理
一、后現代性語境中的美國新公共管理
二、美國新公共管理:企業家政府的理論與實踐
第三節 新公共管理中管理主義與民主主義范式之融合
一、新公共管理中管理主義的伸張
二、管理主義對民主主義的吸納
第八章 后現代性對現代性的挑戰(二):新公共服務中民主主義與管理主義范式之融合
**節 作為后現代公共行政之新公共服務
一、新公共服務產生的背景
二、新公共服務的理論基礎
三、新公共服務的主要觀點
第二節 新公共服務中民主主義與管理主義范式之融合
一、新公共服務中民主主義之凸顯
二、民主主義對管理主義的包容
第九章 民主主義與管理主義范式沖突與融合之緣由
**節 民主主義與管理主義范式沖突的原因
一、價值理念的差異性
二、政府與公民角色定位的不同
第二節 民主主義與管理主義范式融合之原因
一、后現代行政價值的多元化
二、行政責任的雙重化
三、行政主體的多元化
第十章 歷史與現實視野中的政治正義與政府效率:民主主義與管理主義范式之評價
**節 民主主義與管理主義范式演進之內在邏輯
一、民主主義范式的內在邏輯
二、管理主義范式的內在邏輯
第二節 民主主義范式之評價
一、民主主義范式的意義
二、民主主義范式之批判
第三節 新管理主義之評價
一、新公共管理的意義
二、新公共管理之批判
第十一章 美國公共行政范式之爭對中國行政改革的啟示
**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行政改革的歷史邏輯
一、改革開放以來的行政改革歷程
二、中國行政改革的經驗
第二節 價值融合與并重:中國行政改革的理念與舉措
一、中國行政改革的理念遵循
二、未來行政改革的方向
結語
后記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