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近代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刊:民俗藝術考古論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087748
- 條形碼:9787203087748 ; 978-7-203-08774-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近代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刊:民俗藝術考古論集 內容簡介
《民俗藝術考古論集/近代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刊·民族風俗》為《近代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刊》系列圖書之一。本書是中國民俗藝術研究的**部學術專著。全書由“牽牛與織女”、“重慶沙坪壩出土之石棺畫像研究”、“重慶附近發現之漢代崖墓與石闕研究”、“整理重慶江北漢墓遺物紀略”、“饕餮終葵神荼郁壘石敢當小考”、“北溫泉縉云山之石刻”、“重慶附近之漢代三種墓葬”、“西藏拉薩之唐蕃會盟碑”8篇文章構成,研究對象多涉及神話、傳說、歌謠、建筑、磚雕、碑刻和墓葬等。
近代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刊:民俗藝術考古論集 目錄
附錄一 沙坪壩中央大學農場區內發見古墓紀事
二、重慶附近發現之漢代崖墓與石闕研究
三、饕餮終葵神荼郁壘石敢當小考
四、北溫泉縉云山之石刻
五、整理重慶江北漢墓遺物紀略
六、西藏拉薩之唐蕃會盟碑
七、重慶附近之漢代三種墓葬”
附錄二 漢規矩磚考
八、牽牛與織女
近代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刊:民俗藝術考古論集 節選
《民俗藝術考古論集/近代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刊·民族風俗》:
而勞者在外,治事自若,以夏多驟雨,所習知也。其時有一男子,已當中年,方以所積溪中青苔,鋪之木皮屋上,綢繆未雨,勤其所事。其人有兩小兒,俱十余歲,相戲舍前,視父葺屋工作方竟,大雨驟至,俱入屋內,怡然相樂。巳而風雨愈急,雷聲更隆,如雷公發怒,威臨人世。其人若已預知事變,開其所制表籠,靜一虎義(苗人打虎用具)立屋檐下。雖霹靂暴聲而沉男不移。隨此巨聲,雷公持斧與鼓,迅自屋頂而下。目射兇焰,脅生雙翅。其人急以虎叉擒捕,納鐵籠中。因視雷公笑曰:汝今受捕,更將何為。雷公無語,靜囚籠中。因呼小兒,前來守視,小兒初頌懼懾,久亦相習。明晨其人入市,往求香料,備殺雷公,腌胙佐餐。及將去時,謂小兒曰:慎勿以水輿之。其人去已,雷公詭作呻吟諸痛苦狀,小兒來視,問其所苦,雷公因謂口渴,求與碗水。一兒較大,為一男子,謂雷公曰:父言不許飲汝。故不能與。雷公再求杯水,兒言父知將被怒責,仍復拒之。雷公更哀□曰:試以鍋把為我灑水數滴,我渴將死,張口以待。一兒較幼,是一女子,慈悲憐憫惻然動懷。雷公為父閉入籠中,已一日夜,未得水飲,謂其兄曰:此真可憫,試以數滴與之。兄亦意同,因入廚下持一鍋把,即為雷公,灑水數滴。雷公得水,喜謝兒曰:請暫離室,吾將外出。兩兒從之,方至門外,忽復霹靂一聲,雷公已出。急拔一齒,與兩兒曰:迅種土中。如遭事難,可藏所結果實之內,語畢飛去。小兒驚詫,望空良久。
近代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刊:民俗藝術考古論集 作者簡介
常任俠(1904—1996年),藝術考古學家、東方藝術史研究專家、詩人,中國藝術史學會創辦人之一、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顧問。
- >
月亮虎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