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楊貴妃:大唐帝國的榮華與衰亡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132103
- 條形碼:9787203132103 ; 978-7-203-13210-3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楊貴妃:大唐帝國的榮華與衰亡 本書特色
楊貴妃是美姬惡女?是亡國之因?一代名君唐玄宗緣何墮落?唐帝國的榮華之下到底有著怎樣的危機。 楊貴妃是一個悲劇人物,她沒有武則天的政治欲望與城府。她只是一個愛好享樂的女人。她本不是一個政治人物,*后卻在政治的漩渦中被吞噬。
楊貴妃:大唐帝國的榮華與衰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關于楊貴妃及其時代的人物傳記,作者是日本有名漢學家村山吉廣教授。不僅記述了貴妃的生平,更梳理了有關楊貴妃的中日文學史,是集史書、詩歌、繪畫等豐富資料于一冊的歷史通識作品。 一曲《長恨歌》,讓唐玄宗與貴妃的故事家喻戶曉。在唐人雜記、小說中有關玄宗、貴妃的逸聞至多。本書基于兩《唐書》、《資治通鑒》等正史記載,雜采眾說,在敘述楊貴妃的故事之外,作者著重描述了盛唐時代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這盛世圖景的輝煌,反襯出安史亂中貴妃馬嵬身死的凄婉。 在唐帝國的榮華之下,到底涌動著怎樣的暗流?在玄宗與貴妃的絢爛宮廷生活之外,有著多少后人的想象與建構?作者在史實與傳說相互交織的虛實之間,以中日對比的視角,不斷尋求楊貴妃的實像。全書以繪畫與文學中的楊貴妃作為尾聲,向讀者展示了這場千古愛情對后世長久的影響力。
楊貴妃:大唐帝國的榮華與衰亡 目錄
楊貴妃:大唐帝國的榮華與衰亡 相關資料
村山吉廣教授游刃有余地調動唐代各類史料,以流暢、優美的文筆描述了楊貴妃的一生,以及楊貴妃與唐玄宗十余年平靜優雅的宮廷生活。同時,圍繞楊貴妃與唐玄宗,村山吉廣教授還為讀者展開了一幅盛唐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時代畫卷。 ——葉煒(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本書是作者在20世紀90年代拜謁楊貴妃墓之后寫就的作品。雖然以“楊貴妃”為題,但正如作者自己所說的那樣,它并非僅僅是楊貴妃個人生活軌跡和人物形象的描寫,而更著重于再現整個盛唐時代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全書始于高宗武后時代,這是一個中國歷史上的女主時代,而這個時代的終結者便是本書的主角之一唐玄宗。玄宗通過兩次政變清除了韋后和太平公主,拉開了開天盛世的序幕。書中先是為讀者展現了盛世長安的種種圖景——都市的繁華、節日的歡樂、文藝的繁榮,繼而從楊貴妃的身世入手,還原了其在入宮以前的經歷和入宮后與玄宗相處的十余年間的生活,將視角從民間轉向了宮廷,讓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盛唐時代的宮廷生活和玄宗與楊貴妃這場千古愛情的尋常細節,而這一切讓緊接著的馬嵬身死反襯得更為凄婉。作為日本學者,作者特別記錄了不少楊貴妃東渡日本的傳說,并展示了許多不易得見的相關文物的圖片。全書以圖像與文學中的楊貴妃作為尾聲,向讀者展示了這場千古愛情對后世長久的影響力。全書雖包含如此豐富之內容,文字卻平實曉暢,讀來一氣呵成。而書中所附的眾多珍貴的日本史料、圖片更為本書增添了相當多的資料性。 ——唐雯(復旦大學中文系研究員) 大唐帝國有兩位女性:武則天、楊貴妃,她倆的倩影不僅吸引了當時與現在的世界上眾多目光,想必也會繼續獲得今后世人的關注。如果說,武則天是來自銀河系外的一顆讓大唐士人充滿迷惑與不解的“妖星”,那么,楊貴妃就是太陽系內的一顆使大唐帝國綻放出艷麗光芒的“流星”。 唐玄宗朝前期是大唐帝國的盛世。開元七年(719),這一年唐玄宗35歲,這顆美艷的流星——楊玉環“降生”于四川。約二十年后的開元二十八年(740)十月,楊玉環被召入西安郊外的驪山溫泉宮,受到了唐玄宗的寵幸,“回眸一笑百媚生”,從此展開了她人生的高光期。 此時的大唐奉行“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來自日本的遣唐使,如山上憶良、阿倍仲麻呂、玄昉、吉備真備等人也在這一時期到達長安,楊貴妃向世界展示了她的魅力。入唐諸國之中,尤其是日本,歷代學者、作者、讀者都對于楊貴妃高度關注。“楊貴妃東渡日本”也是一個美麗的跨國傳說。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的著名漢學家村山吉廣教授《楊貴妃:大唐帝國的榮華與衰亡》一書初版于1996年,出版以來受到日本讀書界的廣泛好評。 日本學者在研究楊貴妃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與特色。首先,村山教授運用了大量的中日文古籍,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其次,他善于從細微處著眼,通過對楊貴妃的生平、性格、飲食等方面的細致剖析,展現了楊貴妃的整體面相,使讀者能夠更全面地了解這位唐代歷史上魅力無窮的女性。 最后,特別想說明的是,兩位譯者虞薇與費悅都是我正在指導的古典文學專攻的博士生,校勘由友人李曉紅女史主要承擔。三位聰慧、勤勉的青年女性研究者的團隊合作,想必會使這本譯著增色添彩。 ——童嶺(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
楊貴妃:大唐帝國的榮華與衰亡 作者簡介
著者:村山吉廣,1929年生,日本著名漢學學者,在中國古典文學尤其是詩經學及日本江戶明治時代漢學等方向研究精深。1953年畢業于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此后歷任早稻田大學文學部講師、助教授、教授。2000年退休,同年被聘為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主要著作有《評伝?中島敦》(中央公論新社,2002)《詩経の鑑賞》(二玄社,2005)《書を學ぶ人のための唐詩入門》(二玄社,2010)等。
譯者:虞薇,1996年生,南京大學文學學士、文學碩士,現為南京大學文學院在讀博士生,日本大阪大學人文學研究科留學。發表譯文《隋唐律學史上缺失的一頁:智首及基于長安大禪定寺的律學傳統》、論文《流淚的佛像——〈洛陽伽藍記〉所見中古佛教征驗的一個側面》等。
費悅,1995年生,南京大學文學學士、文學碩士,現為南京大學文學院在讀博士生。參與翻譯《西海遺珠:歐美明清詩文論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發表有書評《緩歌忽作胡旋舞——讀蒲立本〈安祿山叛亂的背景〉》等。
著者:村山吉廣,1929年生,日本著名漢學學者,在中國古典文學尤其是詩經學及日本江戶明治時代漢學等方向研究精深。1953年畢業于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此后歷任早稻田大學文學部講師、助教授、教授。2000年退休,同年被聘為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主要著作有《評伝?中島敦》(中央公論新社,2002)《詩経の鑑賞》(二玄社,2005)《書を學ぶ人のための唐詩入門》(二玄社,2010)等。
譯者:虞薇,1996年生,南京大學文學學士、文學碩士,現為南京大學文學院在讀博士生,日本大阪大學人文學研究科留學。發表譯文《隋唐律學史上缺失的一頁:智首及基于長安大禪定寺的律學傳統》、論文《流淚的佛像——〈洛陽伽藍記〉所見中古佛教征驗的一個側面》等。
費悅,1995年生,南京大學文學學士、文學碩士,現為南京大學文學院在讀博士生。參與翻譯《西海遺珠:歐美明清詩文論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發表有書評《緩歌忽作胡旋舞——讀蒲立本〈安祿山叛亂的背景〉》等。
校者:李曉紅,1982年生,中山大學文學學士、博士,歷史學博士后。博士階段獲得國家公派留學基金資助在早稻田大學聯合培養一年。現為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體學、中古文學與歷史文化。著有《文體新變與南朝學術文化》(中華書局,2017)等。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