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jīng)典:水滸傳(上下冊)
山海經(jīng)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0146617
- 條形碼:9787550146617 ; 978-7-5501-4661-7
- 裝幀:平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海經(jīng) 內(nèi)容簡介
《山海經(jīng)》是一部內(nèi)容豐富、風貌奇特的古代佳作,堪稱中國奇幻、魔幻文學的開山鼻祖。全書涉及歷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話、生物、水利、礦產(chǎn)等方面內(nèi)容,是中國文化的珍品,是中國古人想象力的集中體現(xiàn)。本書搜集了今人所能搜集到的幾乎所有《山海經(jīng)》圖文版本,全面呈現(xiàn)了這部中國上古時代集奇幻與瑰麗之大成的想象之作,深刻反映了上古時代種種神話傳說,是值得珍藏的一本書。
山海經(jīng) 目錄
卷二 西山經(jīng)
卷三 北山經(jīng)
卷四 東山經(jīng)
卷五 中山經(jīng)
卷六 海外南經(jīng)
卷七 海外西經(jīng)
卷八 海外北經(jīng)
卷九 海外東經(jīng)
卷十 海內(nèi)南經(jīng)
卷十一 海內(nèi)西經(jīng)
卷十二 海內(nèi)北經(jīng)
卷十三 海內(nèi)東經(jīng)
卷十四 大荒東經(jīng)
卷十五 大荒南經(jīng)
卷十六 大荒西經(jīng)
卷十七 大荒北經(jīng)
卷十八 海內(nèi)經(jīng)
延伸閱讀
★本書名言記憶
相關(guān)名言鏈接
人物名片
讀后感例文
知識考點
參考答案
山海經(jīng) 節(jié)選
卷一 南山經(jīng)
導讀
南方三大山系富含各種礦藏和奇珍異獸,共轄有大小四十座山脈,總長度約一萬六千三百八十。各山系之中有吃了不會饑餓的神草祝余,還有會吟唱的怪獸鹿蜀,有可以防治疾病的鮭魚,也有食人的猛獸彘和蠱雕,有可以解除疲勞的神木白□(特殊字體),還有象征天下太平的德鳥鳳凰。
南山之首日雒山①。其首日招搖之山,臨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②。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③,其名日祝余,食之不饑。有木焉,其狀如?而黑理,其華四照④,其名日迷轂⑤,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⑥,伏行人走,其名日??⑦,食之善走。麗唐之水出焉⑧,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⑨,佩之無瘕疾⑩。
注釋
①□(que)山:古代傳說中的山系名。
②金玉:金屬礦物和玉石。
③華:同“花”。
④其華四照:光華照耀四方。華:光彩,光輝。
⑤迷轂(gu):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木本植物,形狀像構(gòu)樹。
⑥禺(yu):一種猿猴,似獼猴而大,赤目長尾。
⑦?(xing)?:即猩猩。
⑧麗唐(ji):古代傳說中的水名。
⑨育沛(pei):水中生長的一種植物。
⑩瘕(jia)疾:指蠱脹病,由寄生蟲引起的腹內(nèi)結(jié)塊。
譯文
南山的**座山系叫□(特殊字體)山。□(特殊字體)山山系的**座山是招搖山,它高高地聳立在西海岸邊,山上生長著茂盛的桂樹,蘊藏著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里有一種草,它的樣子像韭菜,開著青色的花,這種草的名字叫祝余,吃了它就不會感到饑餓。山里有一種樹,它的樣子像構(gòu)樹一樣有黑色的紋理,它發(fā)出的光能照耀四方,這種樹的名字叫迷轂,把它佩戴在身上就不會迷路。山里有一種野獸,它的樣子像猿猴而長著一對白色的耳朵,既能匍匐著走,也能像人一樣直立行走,它的名字叫??,吃了它就可以走得很快。麗唐水發(fā)源于這座山,之后向西注入大海,其水中生長著大量的育沛,把它佩戴在身上就不會患蠱脹病。
又東三百里,日堂庭之山①,多?木②,多白猿,多水玉③,多黃金。
注釋
①堂庭:堂庭山,一說即洞庭,在今湖南境內(nèi)。
②枝(yan):古書上說的一種樹,果實像柰。
③水玉:水晶的古稱。
譯文
再往東三百里,有一座堂庭山,山上生長著許多的?木,生活著很多白猿,還盛產(chǎn)水晶和黃金。
又東三百八十里,日即翼之山,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蟲①,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注釋
①蝮蟲:又稱反鼻蟲。傳說中一種毒蛇名。
譯文
再往東三百八十里,有一座即翼山,山里有許多怪獸,水里有大量怪魚,盛產(chǎn)白色的玉石,有大量反鼻蟲,也有很多奇怪的蛇和奇怪的樹木,山勢險峻難以攀登。
又東三百七十里,日?陽之山①,其陽多赤金②,其陰多白金③。有獸焉,其狀如馬而自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④,其名日鹿蜀,佩之宜子孫。怪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⑤,其名日旋龜,其音如判木⑥,佩之不聾,可以為底⑦。
注釋
①?(niu)陽:山名。
②陽:山的南面。赤金:銅。
③陰:山的北面。白金:銀。
④謠:唱歌不用音樂伴奏。
⑤虺(hui):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
⑥判:剖開,一分為二。
⑦為:治,治療。底:通“胝”,手腳上的老繭。
譯文
再往東三百七十里,有一座祖陽山,山的南面盛產(chǎn)赤金,山的北面盛產(chǎn)白金。山里有一種野獸,它的樣子像馬,腦袋是白色的,身上的斑紋像虎紋卻有紅色的尾巴,它的聲音像人的吟唱聲,這種野獸的名字叫鹿蜀,把它的毛皮佩戴在身上可以使子孫繁衍不息。怪水從這座山發(fā)源,之后向東注入憲翼水。怪水中生長著許多紅黑色的烏龜,它的樣子像烏龜,卻長著鳥一樣的腦袋和毒蛇一樣的尾巴,它的名字叫旋龜,它的聲音像劈開木頭的響聲,把它佩戴在身上耳朵就不會聾,還可以治療腳上的老繭。
又東三百里,日柢山①,多水,無草木。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②,蛇尾有翼,其羽在砝下③,其音如留牛,其名日鮭④,冬死而復(fù)生,食之無腫疾。
P1-4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shù)叢書(紅燭學術(shù)叢書)
- >
山海經(jīng)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