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傳染病與歐洲國家(1830-1930)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6296
- 條形碼:9787100216296 ; 978-7-100-21629-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傳染病與歐洲國家(1830-1930) 本書特色
當代公共衛生領域的史學必讀書目,百科全書式的比較歷史研究。 本書對19—20世紀歐洲傳染病防控的百科全書式比較歷史研究,通過史料和理論揭示預防策略和防疫思想的變遷,既為醫者也為普通讀者提供一個接近和了解傳染病防控、應對的萬花筒。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鮑德溫既是一位嚴謹的調查員,也是一位文體家。該書許多段落文辭優美,用詞精巧,充滿了幽默、有趣且讓人印象深刻的歷史掌故!薄夺t學史公報》:“這是近來該領域*重要的一本書,也是比較史學上的一本名著,當然也是當代公共衛生領域所有史家的必讀書!薄督洕吩u論》:“這是一本開創性的研究,不僅整合了大量的材料,而且為從事比較分析的史家提供了一個樣板,為未來研究傳染病的史家提供了大量的靈感源!薄睹绹t學會雜志》:“這本大膽之作具有驚人的研究深度和廣度……它百科全書般的視野使這本書成為研究者一個真正的寶藏,即使單憑這一點,公共衛生史學家在未來許多年都會受惠于鮑德溫!北緯岳潇o的、具有歷史學獨特審美風格的敘事,向讀者展現出傳染病侵襲下的國家應對史。本書通過比較不同國家在流行病防控史上的策略變遷,揭示影響預防決策的關鍵性因素。豐富詳實的史料呈現和嚴謹客觀的理論分析,展現了當時各種防疫思想的激烈交鋒,同時還涉及諸多社會問題的討論,如工人權益、宗教改革、女權運動等。疾病預防的歷史并不是單純的醫學進步史,而是一個國家甚至整個人類群體發展史,裹挾著政治、社會、經濟、宗教多重要素。對這本書的閱讀與反思將幫助我們更客觀地理解世界的防疫現狀,辨析防疫決策的影響因素。閱讀本書不僅為歷史專業的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大歷史研究的范本,為醫務工作者呈現出流行病預防的歷史視角,同樣也為愛好歷史的普通讀者提供了一個接近、了解傳染病防控的途徑。
傳染病與歐洲國家(1830-1930) 內容簡介
從生物學的視角來看,每個國家面臨的傳染病都是一樣的,但是防止或減輕流行病劫掠的預防策略,在不同的國家卻極其不同。傳統觀點認為,導致這種區別的主要原因和政治制度、民族文化傳統有關。本書認為,政治制度、文化傳統對于一個國家防治傳染病的策略選擇確實有一定影響,但首要原因是各國在傳染病流行軌道中所處的位置不同,這使他們形成了不同的反應以及對病人和社會各自的權利要求的不同預期。本書從這個視角出發,詳細論證了英國、法國、德國和瑞典在公共衛生政策方面出現差異的歷史原因,以及面對諸如霍亂、天花和梅毒之類的傳染病威脅時的不同反應。
傳染病與歐洲國家(1830-1930) 目錄
流行病的認識論
公共衛生的政治學
病因學的二元性
預防方法的差異
阿克爾克內希特觀點的過去
第二章 霍亂來襲
專制政權的反應
一些國家國內的霍亂抗戰
衛生主義
政府的溫和
風雨欲來
醫學上的再審視
前線
向后轉
學習曲線
一直向西:學習成為自由主義者
**次嘗試
東歐和中歐的教訓
得出結論
第三章 進入霍亂時代
……
傳染病與歐洲國家(1830-1930) 作者簡介
彼得·鮑德溫(Peter Baldwin),哈佛大學歷史系博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擅長醫療史和社會政策比較研究,著有《西方國家都一樣?》《流行病的應對》《福利大博弈》《版權戰爭》等多部專著。 蘭教材,歷史學博士,歷史系講師。擔任“外國歷史要籍介紹與選讀”“西方政治制度史”和“美國研究”等課程的教學工作。研究方向為英美近現代史。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