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回響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84880
- 條形碼:9787020184880 ; 978-7-02-018488-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回響 本書特色
東西*新長篇小說拆解 “心理現實”和生活真相將“情感推理”進行到底榮獲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并多次獲得國內重大文學獎項那心靈的秘密地帶,是大千世界的回響馮小剛首部同名懸疑劇改編自東西原創長篇小說《回響》余華、馮小剛、陳建斌傾情推薦! “長篇小說《回響》推理嚴密,心理分析到位,精準而陌生的比喻句此起彼伏。”——知名導演 馮小剛“東西的《回響》,不但能看到一個精彩的破案故事,還能看到你自己的愛情。”——知名演員、導演 陳建斌獲獎情況:長篇小說《回響》:榮獲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獲2021年度“中國好書獎”獲 2021年度人民文學長篇小說獎獲第五屆施耐庵文學獎獲第四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評為中國小說學會“2021年度好小說”《當代》長篇小說論壇“2021年度五佳小說”入選:入選“2021年《收獲 》文學榜”入選《 長篇小說選刊》評選的“第六屆長篇小說年度金榜”入選《南方周末》“2021年文化原創榜”入選“文藝批評”2021年度文學作品書單入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21年年度 20大好書”入選《光明日報》閱讀公社“2021年切莫錯過的15 部長篇小說”入選川觀新聞和《天府周末》評選的“2021年度十大小說榜”名家推薦:東西以極端化的方式將人的情感和人性*深層的模糊樣貌呈現出來,他找到了潛藏在人性情感*深處和*神秘的開關,這也是所有作家*關心和一直在尋找的關鍵事物。 ——評論家 孟繁華《回響》的成功是保持巨大張力之中的平衡。精神分析學的視野開啟了任務的內心淵藪,許多隱秘的內容意外地閃現,然而,這些內容毋寧說豐富了——而不是肢解了——社會學邏輯。 ——評論家 南帆揭示人性之深邃和展現人性之復雜的小說,我們讀過不少。而像《回響》這樣在人性的平面上表現人性之種種不確定性的小說,我們很少讀到。 ——評論家 王彬彬《回響》可以說是:推理其外,心理其內;倫理其表,哲理其實。 ——評論家 張清華《回響》寫出了“真實眼淚的驚駭”,寫出了日常生活的深淵,也寫出了心理世界的幽暗和裂變,同時,他還通過因自我認識的挺近而產生的醒悟與內疚,測量了人性的底線,并重鑄了愛的信念。 ——評論家 謝有順東西過去的小說就像點燃的導火索,有一種茲茲冒煙的憤怒。但他的《回響》雖然仍有憤怒,卻讓我看到了我所希望的那種適可而止的憤怒,因為這樣的一個適可而止,使這部小說的藝術性得以更好地呈現。 ——作家 蘇童《回響》*大的成就,在于他雖然借助了探案的外殼,可他卻在精神分析和心理層面上,對他筆下的人物做了深入的挖掘與呈現。小說印證了雅斯貝爾斯所言:“人所是的,要比他對自身的了解更豐富。”——作家 邱華棟東西是二十一世紀中國人意志和焦慮感的*佳記錄者,至少到目前為止《回響》給我這種強烈的感覺。 ——作家 李洱
回響 內容簡介
一樁兇殺案讓女警察冉咚咚窮思竭慮,追查真相的她同時陷入了婚姻的迷局。小說展開了廣闊的社會生活,在案件與情感的復雜纏繞中,揭開一個個人物的身份、人格、心理,直抵人性*真實幽深處…… 情節洶涌,邏輯嚴密。心靈與現實交互回響,善惡愛憎都有呼應。
回響 目錄
回響 相關資料
東西最新長篇小說 拆解 “心理現實”和生活真相 將“情感推理”進行到底 那心靈的秘密地帶,是大千世界的回響 東西的長篇新作《回響》藉助案件偵破推理小說模式,通過對當代人隱秘而復雜心理的追溯和探尋,對生活世界和心靈世界進行了深入透視和繁復立體的表現。小說提供了一個進入現實的獨特路徑和特別視角,藝術地對“現代性”社會中的“自我”和“生活”的隱秘真相進行了深刻追問,挖掘和呈現了無限的可能性。 ——中國小說學會會長 吳義勤 在具體的寫作方法上,強大又具體的細節,復式交叉的結構方式以及精準的文學語言,使小說具有了極高的藝術品格。可以說,這是我近期讀到的最具文學性的小說。東西以極端化的方式將人的情感和人性最深層的模糊樣貌呈現出來,他找到了潛藏在人性情感最深處和最神秘的開關,這也是所有作家最關心和一直在尋找的關鍵事物。 —— 沈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 孟繁華 哲學家齊澤克說過一句話,叫“真實眼淚的驚駭”,是說在日常感受力最敏感、豐盈的時刻,往往是最具神思的時刻,此時,當你凝神注視,很多曾經熟視無睹的事物就會翻轉,變得陌生,而生命中最重大的問題由此就會浮現出來。東西的《回響》,就寫出了這種“真實眼淚的驚駭”,寫出了日常生活的深淵,也寫出了心理世界的幽暗和裂變,同時,他還通過因自我認識的挺進而產生的醒悟與內疚,測量了人性的底線,并重鑄了愛的信念。他對人性的分析、探求、認知,以及他對人性殘存之希望的守護,在中國當代作家中不僅獨樹一幟,而且也是走得最深、最遠的幾個作家之一。《回響》不僅是東西迄今為止最好的小說,也是這兩年我讀到的中國小說中最生動、綿密、厚實,也最具寫作抱負的一部。 ——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謝有順 東西透過詳實縝密的心理剖析窺探人心“隱秘的角落”,將不可言詮的內心世界和繁復豐盈的現實生活推向極致。他并不急于提供結論或輕易下道德判斷,而是借由罪案這一人性試煉場牽連出對道德困境、人心、善惡、信任和愛欲等經典哲學問題的探討與思索。《回響》在呈現生命深刻的困惑之時,也昭示了人最不愿意放棄的便是那些關于對生命、自我、愛、尊嚴與恐懼的觀念以及探問。《回響》是東西個人寫作史自然而然的結果,必須突入到當代中國人的精神秘境,也必須聽得見黑暗中孤獨的生命回響。 ——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何平 《回響》繼續東西簡約靈動和機鋒閃爍的緊致敘述,尤其一以貫之刃刃見血見骨的勁道,懸疑疊加的精彩敘事,散發著頗具質感而活潑潑的敘事氣韻,體現了作者出色的結構意識和美學形態的藝術自覺。東西極端化的敘事方式、野氣橫生的敘述張力,這在同質化與注水敘述現象普遍的今天,彌足珍貴,值得稱道。其豐富而深邃、神秘而迷人的人生光影和人性回響,值得廣大讀者進一步深入發掘。 —— 《南方文壇》雜志主編 張燕玲 《回響》包含著現實世界明明暗暗的愛恨情仇,也包含著文學史的高低回響,而深潛其中的對位法,涌動出小說不停的創意,展現人物對生活的領悟、人物與人物及世界之間的博弈對壘,讓作品的意蘊更為豐富復雜。 ——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 張柱林
回響 作者簡介
東西,本名田代琳。主要作品:長篇小說《耳光響亮》《后悔錄》《篡改的命》。中篇小說《沒有語言的生活》獲首屆魯迅文學獎。部分作品翻譯為英文、法文、瑞典文、俄文、韓文、越南文、德文、捷克文、丹麥文等出版。現為廣西民族大學創作中心主任。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