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美國憲法變遷的價值取向研究:以“建國”到“重建”國家主義為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77877
- 條形碼:9787542677877 ; 978-7-5426-7787-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國憲法變遷的價值取向研究:以“建國”到“重建”國家主義為視角 內容簡介
“價值憲法學”是基于價值哲學范式來研究憲法的新興學科,不同于“規范憲法學”和“政治憲法學”研究范式,它從主體和客體關系的角度來研究主體和憲法之間的效應和意義關系。以往美國憲法側重從規范和政治角度來研究,本文嘗試從價值學角度來研究“建國”到“重建”(1789-1877)階段美國憲法變遷的價值發展規律。“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根本推動力量,他們的實踐活動表現為具體歷史階段需要,這個需要推動了憲法發展變化。在“建國”到“重建”階段,美國“人民”的中心任務是構建一個強大共和國實現自身“自由”,這要求聯邦政府必須積極發揮國家能力,擴充中央政府權力來完成歷史任務。“人民”的需要迫使聯邦政府在憲法賦予權力基礎上,通過“多元”憲法變遷機制擴大權力,掃除了“州權主義”、奴隸制等結構性難題對國家整體利益的威脅,實現權威和“自由”的平衡。在此過程中,憲法因事實壓力引起的變遷也然會體現和實現這種國家主義價值取向,由于國家主義價值取向緊緊圍繞美國憲法基本價值結構,接受基本價值的制約和調控,并接受歷史發展規律歷史標準的檢驗,從而確保了國家主義的“善”相,實現了“權力憲政”與“權利憲政”具體歷史統一。
美國憲法變遷的價值取向研究:以“建國”到“重建”國家主義為視角 目錄
美國憲法變遷的價值取向研究:以“建國”到“重建”國家主義為視角 作者簡介
李曉波,男,陜西商南人,1983年生,法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憲法學、政治學。現為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博士后工作人員,貴州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在《法制與社會發展》《法學論壇》《學術研究》等CSSCI刊物發表相關論文40多篇,其中人大復印資料轉載若干篇;并有論文榮獲“第十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優秀論文”、“廣東省研究生學術論壇—法學分論壇”二等獎等。參與撰寫《中國十大憲法事例評析(2015年)》、《中國十大憲法事例評析(2016年)》;主持國家民委、共青團中央和中國博士后基金等多項課題,并作為重要參與人參加國家社科基金和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