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走出地球的生命(哲人石·科學四方書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880475
- 條形碼:9787542880475 ; 978-7-5428-8047-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出地球的生命(哲人石·科學四方書系) 本書特色
我們常常充滿希望、豪氣萬丈地談論進駐月球、移民火星、邁向深空,然而我們對遠離地球家園后面臨的嚴酷環(huán)境了解多少呢?
遨游九天需克服哪些艱難險阻,沐浴星河將遭遇什么生存危機?
離開地球搖籃,生命將會怎樣?我們該如何克服障礙,在太空中生活?
本書讓你一站式了解空間生命科學,知曉如何讓科學幻想變成可實踐的現(xiàn)實。
走出地球的生命(哲人石·科學四方書系) 內容簡介
遨游九天、沐浴星河是人類古來已有的夢想。如今,隨著登月成功、空間站建立,以及火星探測開展,人類已經(jīng)開始邁向太空。與此同時,生命離開地球搖籃后會怎么樣、如何在太空中生存及生活,成了亟待了解的難題。 在太空中,人、動物、植物、微生物的內在生命活動及外在行為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植物的根依然向下生長嗎?仰面朝天下落的貓還能翻轉身體嗎?人的工作學習效率是變高還是變低?科學家、航天員如何進行太空實驗?了解空間里的生命活動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有什么意義?未來人類移居火星,要完成哪些“不可能的任務”?……本書以鮮活的文字、有趣的故事、豐富的圖片,嘗試回答了以上疑問。 本書結合前沿科研進展,融合空間探索的歷史和文化,從空間環(huán)境與生態(tài)、空間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空間飛行的健康問題、太空旅行和星際移民幾個部分,描述人及其他生物在太空中因重力、輻射、磁場等的變化而遭遇的生理、健康和行為等方面的影響,展現(xiàn)了科學家在太空中進行的有趣且重要的實驗,頌揚了遨游太空、無畏生命挑戰(zhàn)的航天勇士,帶領讀者經(jīng)歷一次奇妙的太空之旅。
走出地球的生命(哲人石·科學四方書系) 目錄
001— **篇 飛天夢想
003— 從幻想到現(xiàn)實
015— 遨游太空
026— 航天成就夢想
037— 第二篇 嚴酷的空間環(huán)境
039— 嚴酷的空間環(huán)境
045— 在微重力下漂浮
070— 生活在磁場里
078— 可怕的太空輻射
087— 第三篇 走向太空的生命
089— 進入太空的動物們
099— 太空里的綠色生命
110— 性情大變的微生物
116— 讓貓失靈的微重力
128— 古怪生物的高超本領
136— 在太空里孕育生命
141— 第四篇 人在太空
143—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67— 變弱的骨骼與肌肉
180— 容易受傷的DNA
190— 免疫不給力
199— 空間里的節(jié)律與睡眠
212— 易紊亂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
226— 未來的太空醫(yī)院
233— 保障安全,提升工效
243— 第五篇 星際漫游
245— 改造星球
257— 重返月球
269— 遠赴火星
289— 尋找地外生命
301— 結語
303— 參考文獻
走出地球的生命(哲人石·科學四方書系) 相關資料
這本書不僅是一本航天科學的科普讀物,更是一次富有科學廣度和趣味底蘊的探索之旅。從飛天的神話故事到人類一步步探索宇宙的奧秘,從微生物、動物和植物克服嚴酷的空間生態(tài)環(huán)境到人類自身依靠各種技術突破限制,從星際漫游的文藝作品到未來觸手可及的現(xiàn)實,本書以獨特的視角探討了生命在宇宙中的可能性,既有科學性和歷史性,又不乏引人入勝的故事和多樣有趣的主題。
對宇宙奧秘的好奇心一直是人類航天基礎科學研究的進步驅力,而空間特殊環(huán)境給生命科學和醫(yī)學研究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火星探測項目相繼發(fā)展,不斷延展著走出地球的生命之名單,反過來,相關的技術轉化也為地球民生帶來了福祉。
希望這本充滿思考與創(chuàng)新的力作,激發(fā)更多青年人的熱情,正如書中所提,盡管現(xiàn)實遲于幻想,我頻頻翹首仰觀星辰。
——鄧玉林,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兼生命科學部主席,北京理工大學講席教授,
中國宇航學會航天醫(yī)學工程與生物學專委會主任委員
◇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也是地球生命的共同發(fā)源地和棲居地。仰望天空,人們不禁會問:地球之外是什么?地球生命如何能夠走出地球?走出的地球生命會怎樣呢?郭金虎教授的科普著作《走出地球的生命》,回答了這些問題。
——商澎,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yè)大學長聘教授,
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理事
◇
這本書除了科學性強以外,還兼具思想性、人文性。郭金虎教授的敘述和阿西莫夫一樣,充滿理性的光芒和深入的哲學思考,總能將我們的思想引入一個長長的隧道中,不斷引領我們向更高更遠的地方去思考、去探求。全書的字里行間還非常浪漫而且自然地融入了中國人的哲學、文化和歷史。
——李一良,
香港大學天體生物學副教授
◇
郭金虎博士以精深的專業(yè)知識為基礎,圍繞令人好奇的生命、航天、宇宙提出了專業(yè)性的問題。全書關照不同角度和層面的疑惑,令讀者步步緊隨。在深入回答技術發(fā)展的相關疑問之后,寫作回歸生命自身的形而上思考,廣闊而深邃地勾勒出個體的本質。書中運用了相當豐富的藝術作品展開闡釋,推進聯(lián)想,是科普寫作中特別有趣的跨界實驗。
——樊林,
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教授,藝術史學人,策展人
走出地球的生命(哲人石·科學四方書系) 作者簡介
郭金虎,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導。中國宇航學會航天醫(yī)學工程與空間生物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生物節(jié)律分會副會長,曾任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生命起源與進化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持臨港實驗室—中國航天員中心人因工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求索太空腦計劃”項目、錢學森實驗室太空探索培育項目等。2019、2020年度被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評為先進科普個人。著有《生命的時鐘》《生物節(jié)律與行為》等科普圖書及學術著作。
- >
經(jīng)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