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城的中國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915744
- 條形碼:9787555915744 ; 978-7-5559-1574-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的中國史》 本書特色
著名考古學者許宏面向公眾寫作的新書。 一部關于中國古代城池、城邑、城郭的發展簡史,考古大家寫給普通讀者的通識讀本。 作者受業于著名考古學家徐蘋芳教授,30多年在田野考古一線摸爬滾打,其學術生涯與城池這種“不動產”的發掘與研究息息相關。在本書中,作者對中國筑城史的考察跨越史前、原史、信史時代,宏觀9000年城邑動態大勢,梳理中國古代文明演化格局和發生發展脈絡;從城邑和城市考古,升華到對中國“大歷史”的把握,重構華夏文明。 本書內容精當,視野開闊,圖文并茂,可謂另辟蹊徑解讀“早期中國”,是一本獨創性、可讀性兼具,而又不失專業性的歷史通俗讀物。
《城的中國史》 內容簡介
何為“城”?
中國*早的“城”出現于何時?
為什么說作為圈圍設施的“城”不限于城墻?
城池為何而建,如何興建?
“大都無城”體現了怎樣的文化自信?
……
人類從穴居到走向開闊地帶,再到筑城而居,城垣從無到有又消失,歷史上象征著文明的每一步,偉大而深刻,沒有比“城”更有煙火味道,更能給人以認同感和歸屬感了。有關中國歷史上城池、城邑、城郭的變遷,無疑是一個讓人感興趣的主題。何為“城”?
中國*早的“城”出現于何時?
為什么說作為圈圍設施的“城”不限于城墻?
城池為何而建,如何興建?
“大都無城”體現了怎樣的文化自信?
……
人類從穴居到走向開闊地帶,再到筑城而居,城垣從無到有又消失,歷史上象征著文明的每一步,偉大而深刻,沒有比“城”更有煙火味道,更能給人以認同感和歸屬感了。有關中國歷史上城池、城邑、城郭的變遷,無疑是一個讓人感興趣的主題。
作者的視角從距今9000年的中國*初的城池問世開始,下及秦漢帝國的城市體系,直至明清兩代,分為16章,通過歷代城池的營建和使用,一窺中國古代文明的興起與繁盛;并和讀者一起,探尋自然與社會中的古人行為,梳理中國早期城市、國家和文明的發展軌跡,進而對中國“大歷史”有更明晰的把握,對于我們深刻理解華夏文明的起源與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學術意義。
全書體量不大,但視野宏闊,9萬余字,配有130多幅圖片,圖文互讀,深入淺出。
《城的中國史》 目錄
《城的中國史》 作者簡介
許宏,考古學者、作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早期城市、早期國家與早期文明的考古研究。 已出版《先秦城邑考古》《大都無城》《踏墟尋城》等多部城市考古著作,以及“解讀早期中國”系列(《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大都無城》《東亞青銅潮》),“考古紀事本末”系列(《發現與推理》《三星堆之惑》),散文隨筆系列《許宏的考古“方”》等。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朝聞道